记者 郝晋
“作为全市创文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魏都区自觉站在全局高度,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决履行好主体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更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作为,着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区,为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8月19日,魏都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朝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文明城市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整体科学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重要抓手。”李朝锋说,历经19年文明城市创建,魏都区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居民生活品质、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改善、提升,一批与居民关系密切的就医、入学、健身、养老、购物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一批国字号荣誉花落魏都——七一社区、大同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市文化街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刘英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南关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站在新的起点,魏都区将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相融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融合、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相融合、与基层社会治理试验区建设相融合、与“五城联创”相融合、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融合,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魏都区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品质。”李朝锋说,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8版),魏都区承担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96个子项的工作,约占总任务的70%。针对前期排查发现的短板弱项,魏都区将以推进“城市四治”为抓手,大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等“十大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城市老、旧、破、乱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品位,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实施“民生365”工程,补齐城市功能的短板。“3”即3个着力,着力提升基础教育三年攻坚、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6”即6个“20”, 新建、改造提升20个游园,打造20个规范化社区,规范提升20个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社区托老站,打造2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20项城市功能提升设施,创建20个食品安全示范社区(小区)。“5”即“四改一增”五项工作,改造提升40个老庭院、13条老街道、7个老厂院、6个老市场和增加505个停车位。围绕打造更高品质的惠民服务体系,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
二是强力推进美丽社区建设,补齐城乡共建的短板。今年,魏都区着力在七里店社区、崔代张社区、高桥营社区、老吴营社区等11个社区实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社区工作,重点开展社区综合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补齐居民文明素质的短板。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魏都区围绕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中心,打造整合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平台。目前,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建设,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挂牌运行。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早在今年6月份就对区创文指挥部进行了调整,并建立了文明指数测评、创文观摩点评、现场办公等制度。”李朝锋告诉记者,魏都区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强化问题导向,逐项分解任务,限定完成时间,逐条逐项达标,实行问题销号制度;同时,严格督查问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影响全市创文迎检大局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究。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意味着创建永无止境,唯有接力奔跑。我们将秉承永不懈怠的韧劲儿,持续创建、不断提升,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采访最后,李朝锋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