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京元 文/图
核心提示:9月12日下午,许昌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作了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让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比先进,本报特转载《新乡日报》刊登的有关赵化录事迹的报道。
辉县冀屯。
大地葱茏,车间繁忙,盛夏之后又将迎来收获季节。
冀屯速度
这是普通的一天。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接待了一个客人,客人是甘肃天水众兴菌业董事长陶军。
陶军不多寒暄,握住赵化录的手,饱含热情:“赵书记,感谢您呀!”
在冀屯镇,说陶军没人知道,但大家都知道星河生物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投资11亿元,在冀屯镇建成了食用菌项目,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带动了当地约3000人就业。而星河生物科技公司是上市公司众兴菌业的全资子公司。用星河生物科技公司员工的话说,陶军是星河生物科技公司的大老板。
投资建厂以来,两年时间过去,这是陶军和赵化录第二次见面。陶军说,投资这么大的项目,一切都很顺利。
“围墙内的事是企业的,围墙外的事是镇政府的。”赵化录的这句话,不仅给陶军吃了“定心丸”,而且给冀屯镇所有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这次见面,陶军有了新计划:星河生物科技公司将追加投资10亿元,建设食用菌三期、四期项目,打造“中国第一菇”。
好!赵化录非常赞同。
赵化录常对镇里的干部说,招商引资的关键不是引得来,而是留得住,要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
1998年,赵化录刚到冀屯镇任党委书记时,这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差,群众收入低。当时,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群众带富,把冀屯带强。
赵化录发扬“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争取多个项目,逐步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化乡村汽车站及镇域公交。短短几年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今天的冀屯镇,正是靠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亿元以上企业9家,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令赵化录颇为自豪的是,冀屯镇平地建起一座新城,冀祥新区占地2700多亩,建成面积已达42万平方米,可入住1万口人。
来冀屯镇的媒体和客人,参观展览室后,都会对这样的荣誉印象深刻:冀屯镇公共财政收入连年超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河南省百强乡镇”“河南省园林城镇”“河南省文明村镇”等。
“民情日记”
从1998年至2018年,赵化录在冀屯镇干了20年。
镇纪委书记职小强说,全镇33个村6万多口人,谁家孩子上不起学,谁家吃不上饭,赵书记了然于胸。
2013年,镇里推行“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制度要求,全镇干部必须大走访、记民情,为群众代办事项,发现生产生活困难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每周的“民情日记”走访主题确定以后,他都会带头一户一户地走,一户一户地记,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如今,赵化录的“民情日记”记了10多本,摞起来有一尺多高。
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展开。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了榜样的力量,冀屯镇全体党员干部走进了千家万户,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结下了一门“穷亲戚”,确保群众不因贫困看不起病,不因贫困上不起学,不因贫困住不起房。
如今,冀屯镇建成了标准化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其规模、设施可以和市里的市民中心媲美。冀祥新区的村民用上了天然气,晚上还可以欣赏音乐喷泉。这里真正成了美丽乡村。
采访中,群众骄傲地说:“城里有的俺都有,城里没有的俺也有,这样的好日子俺还想多过几年呢!”
特色党建
赵化录说,党建不是开开会、学学文件,党建是要把党的政策纲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党建不是虚的,是落实在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的,是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职责上的。
在冀屯镇,正是靠着扎实的党建工作,才有了今天的冀屯速度。赵化录经常说:“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我心中最有底儿的,就是冀屯镇有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党员干部队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赵化录坚持选拔优秀的、淘汰落后的、支持干事的、奖励业绩突出的。
有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由于思想跟不上形势,各项工作推不动。镇党委决定对他进行调整,后来选拔出了年富力强、群众认可的党支部书记。目前,这个村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
通过长期实践,赵化录总结出了一整套“选、育、管、奖”的干部管理机制,一批懂党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村党支部书记脱颖而出。工作中,冀屯镇探索建立了“镇村一体化”党建工作模式,深入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将全镇99%的党员培养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近600名党员认领公益岗位。
冀屯镇建立了3支队伍: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充满活力激情的党员队伍,大事小事群众说了算的村民代表队伍。
正是有了这样3支队伍,冀屯镇孕育出“逢旗必夺、逢冠必争”的冀屯精神。这种精神力量不竭,朝气蓬勃。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赵化录,你在基层干了20年,难道没有升迁的机会吗?赵化录沉吟片刻回答:“选择坚守基层,一是组织的信任,二是历史的选择。看到一条条道路修通了,一栋栋楼房建起了,一个个项目落地了,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记者感言
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新乡先进群体享誉全国,“辉县人民干得好”叫响全国,赵化录同志正是在先进群体与辉县人民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基层干部。
20年前,那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赵化录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乡镇,一干就是20年。
20年来,他像工匠一样,精心雕琢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和乡亲们一起,造就了这片热土的神奇嬗变。
20年来,他牢记一个信念,谋求发展的劲头从未停止;他坚守操守,服务群众的初衷从未改变;他扛起责任,筑牢根基的使命从未懈怠。
如今的冀屯,已不再是20年前的“旧模样”,而是设施完善、商业繁荣、人民幸福的新农村。早生华发的他初心依旧:“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原载于2018年8月14日《新乡日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