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晋) 9月20日,我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建安区北海公园拉开帷幕。近2000名农民朋友欢聚一堂,集中展示各种特色农产品。除当日的活动外,我市各县(市、区)、乡(镇)的丰收节庆祝活动陆续开展,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种植20多年葡萄、年收入百万元的魏峰认为,特色农业将成为“香饽饽”。
集中展示特色农产品
共享丰收喜悦
在北海公园活动现场,随着轻快的音乐响起,红色的舞龙上下翻飞,情景舞蹈《田间乐》跳出了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在特色农产品展区,不少市民纷纷驻足观看、挑选。
对农产品来说,每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很好的推介展销平台。禹州市奔健三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关本建说,他们专供各大火锅店的奔健牌紫薯鲜粉,在温控和时限上做足文章,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订单生产,24小时内泡沫箱加冰冷链保鲜送达,让紫薯鲜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鲜”。
鄢陵县马坊镇程岗村的姚占勇运用温室大棚和破眠技术成功培育出反季节鲜桃,一年12个月都有鲜桃产出。鄢陵县陶城镇赵庄村的赵俊堂成立永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水蜜桃特色种植模式,摸索出一套高产技术;同时,创新嫁接西瓜套种方式,产出的西瓜个儿大、美观、味儿甜,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
襄城县双庙乡门楼李村的襄城县安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专注于红薯新品种的引进、生产、储藏保鲜、配套物资供应等,将襄城县生产的红薯销往全国各地。
记者注意到,范坡全牛庄的牛肉、榆林小米,以及腐竹、杂粮、生态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均受到市民的欢迎。100多家参展商的300多种商品集中展示了我市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成果。
长葛市佛耳湖镇是全国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有约2万名蜂农在全国各地收购蜂产品,可以说是“买全国、卖全球”。佛耳湖镇镇长张涛说,在乡村振兴中,佛耳湖镇的蜂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叫响全国的“蜜蜂小镇”。继全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后,9月24日,他们将举办佛耳湖镇第二届农民“蜂”收节,集中展示辖区20多家企业的蜂产品,为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青年带头致富
特色农业将成为“香饽饽”
禹州市无梁镇大木厂村的任婷婷,与父亲一起种植蒲公英,开办禹州市铈兴具茨山蒲公英茶加工厂,入选许昌市“十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33岁的任婷婷说,几年前,她儿子喉咙发炎,父亲任铈兴采集蒲公英炒干后让她给儿子泡茶喝,消炎效果不错。随后,她时常通过网络购买蒲公英,但感觉没有家里的效果好。蒲公英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她萌发了种植蒲公英的想法。大木厂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带着任铈兴到商丘、信阳等地学习蒲公英种植技术及手工炒茶技术。2018年4月,她和父亲创办的蒲公英茶加工厂正式投产。任婷婷说,目前,他们种植了3亩蒲公英,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蒲公英茶,销售状况不错。“我们村的柿子醋也将很快生产出来。”任婷婷认为,每年秋季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农产品提供了展销平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有很多创业项目可以尝试,农业大有可为。
同样被评为许昌市“十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之一的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街道办事处魏庄村老魏葡萄采摘园的魏婷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如今,她是父亲魏峰开展葡萄种植和销售的好帮手。
“我们注册了‘许都魏峰’商标,开始走品牌化发展道路。”魏婷说,她两岁时,父亲就开始种植葡萄。如今,老魏葡萄采摘园已名声在外,30余亩种植园区主要种植阳光玫瑰、金手指、玫瑰香等优质品种。今年,他们种植的阳光玫瑰以37元/公斤的价格直接销至广州、杭州、北京等大城市。
魏峰认为,普通品种逐渐退出市场,“葡萄比肉贵”的现象已经显现。如今,他改进传统种植模式,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葡萄品质,轻松实现年收入百万元以上。
“现在,我专门让女儿和我一起从事农业,利用她的新理念助力葡萄园发展。”魏峰说,他感觉,特色农业将成为“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