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便民

对标达标找差距 大胆创新出亮点

总体创建目标预计2020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张帆) 2018年4月以中部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创建资格后,我市坚持把创建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机遇、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抓手和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认真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中部)》要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34项标准我市已完成23项,完成率达67.6%;103项指标已达标70项,达标率达68%,总体创建目标预计2020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下一步,我市计划在服务供给、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一是突出特色,彰显文化分馆个性魅力。县、乡、村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按照“一县多品”“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的要求建设特色文化分馆。二是“配备三员”,实现公共文化精准服务。“三员”指文化管理员、专职文化协管员和文化辅导员,在全市30个村(社区)开展配备试点。三是精准施策,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开发旅游功能,抓好特色文化乡村游建设,开发具有自身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四是多策并举,着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据统计,2015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对《燕振昌》《灞陵桥》《百花谷》《憾天情》《生日泪》等16部大型剧目进行了奖励和补助,促进了作品质量有效提升。五是构建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规范管理。目前,全市103个乡(镇、办)正在试运行“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