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连日来,禹州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谱写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禹州是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孕育了独特的夏禹文化、钧瓷文化和中药文化,是有名的夏都、钧都和药都。
近年来,禹州乡村旅游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市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项目、扶贫基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使乡村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增长,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反响】 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村民发家致富
“再过20多天,山上的叶子就要红了,游客会大量增加,我们要全力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9月23日一早,许昌广播电视台派驻鸠山镇张家庄村第一书记苏萌望着远处的青山说。
“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苏萌说,“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他深受鼓舞,他们村也是这么做的。以前,张家庄作为大山深处的传统村落,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成为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从2015年起,村里的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全部提升之后,我们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举办‘槐花节’‘红叶节’,并办起了纯净水厂和农副产品加工车间。每年红叶观赏季,村里的一家农家乐卖大锅菜一个月就能赚10多万元。”
“现在,我们正利用传统村落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延长产业链。张家庄的青山,要养游客的眼、暖游客的胃、留游客的脚。”苏萌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家庄的乡村振兴,就是要坚定地依托现有的绿水青山,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进行规划,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到极致,让村民发家致富。
当日中午,在与鸠山镇张家庄村相距5.5公里的磨街乡青山岭村,曾经的贫困户葛国昌正在用新买的拌料机给他喂养的11头牛做饲料。“我们村也在发展旅游。这不,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在山上承包了一大片荒地,种了800棵石榴树。我准备再喂一些鸡和鹅。”葛国昌笑着说,等游客多了,他的果树和家禽又能带来一大笔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我们村需要改造好、保护好传统村落,也借此发展乡村旅游。”青山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冯小强说,该村吸引资金300万元,对村里的原始村落袁家窝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原始村落农家生活体验游项目,目前已打造农家院落2个、正在施工2个。
“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带动11户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随着村子知名度的提高和游客的增多,大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冯小强笑着说。
【现状】 旅游资源丰富,接待能力日趋完善
“禹州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适应当前大众化旅游和休闲游、体验游、康养游的新趋势。”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白剑华说,在围绕旅游产品开发和精品路线打造上,禹州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了钧瓷制品、刺绣制品、红薯“三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出大鸿寨登山节、红叶节和鸿硕农业采摘节等丰富多彩的品牌和5条精品旅游线路、10条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了涵盖传统手工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人文溯源等多个领域,以及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旅游产品链。
白剑华介绍,在规划特色产业带的基础上,禹州市重点打造了有产业支撑、有地方特色、有文化传承、有自然风光等特点的12个旅游特色村和20个农家乐村。其中,7家金牌农家乐、1家模范户和5名致富带头人进入国家旅游局首批确定的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榜;10个村荣获“河南省特色旅游村”称号,规划设计了10多条乡村游线路,带动周边群众1.7万余人参与农家乐经营,促进农民创业就业。
“郑万高铁在我市设站,计划于今年年底开通运营,届时将大大改善我市对外交通环境,改变我市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增强来我市旅游的可进入性。”白剑华说,与此同时,夏禹文化开发工作也在进行当中。城区西北部已被纳入禹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通过保护老城区内的传统历史街区,恢复老城区历史古建筑风貌,完善功能设施,打造夏禹文化街区,成为禹州旅游的又一张名片。
“禹州市实施的特色小镇建设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白剑华说,他们重点推出神垕钧瓷小镇、华夏药都健康小镇、鸠山漫生活小镇、顺店刺绣小镇、无梁神秘具茨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还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旧宅、古建筑、古树等进行保护和发掘,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像鸠山镇对辖区内汪家大院、韩佳门张家大院等旧宅和名贵古树进行挂牌保护,并以此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白剑华补充道。
“不仅如此,目前,禹州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提升。游客在各景区、景点游玩和赏景之余,还能品尝地道的禹州十三碗、花石羊肉汤、顺店杂炣、禹州‘三粉’、油馍等特色美食,感受‘舌尖上的禹州’。”白剑华笑着说。
【展望】 抓紧发展机遇打造全景禹州、全域旅游
“俺村有‘九门九关’的自然奇景,有‘王莽撵刘秀’和‘雪山剿匪记’的历史传说,有古树和古宅,有地道的土鸡蛋,还有正在打造的果桑采摘节。”当日下午,在鸠山镇西学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改范掰着手指介绍村里正在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更坚定了打造自己乡村旅游产业的决心。”陈改范说,乡村振兴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而乡村旅游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西学村将依托古树、古宅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打造自己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我市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时,会深度挖掘不同地域、不同产品的特色,根据资源特色、市场需求、区位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在保护环境和文化建筑的前提下,明确各村乡村旅游开发主题。”白剑华说,禹州市的乡村旅游项目会借助周边景区、景点和旅游优势,按照“精准扶贫+农村电商+土货进城+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使片儿区内的旅游村“一村一特”“一村一业”,优势互补走联合开发之路,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开展多元化旅游,促进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几年,禹州旅游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融入郑汴洛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辐射圈。”白剑华说,政府出台的《河南省禹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为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目标,要打造全景禹州、全域旅游,形成“一心、一核、二带、三大旅游集聚区、四有”的旅游空间格局。
“一心是指禹州城市旅游中心,一核是指神垕旅游发展核,两带是指颍河旅游休闲带、环城创意农业旅游带,三大旅游集聚区为具茨山山地度假集聚区、箕山山地休闲集聚区、圣人文化体验集聚区,四有是指有资源、有文化、有依仛、有基础。”白剑华补充道。
“总书记说,‘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全市上下也正朝这个目标奋斗着。”白剑华说,禹州市旅游部门将继续着力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民风、非遗村落、传统村落、休闲农业、乡村休闲娱乐等方面入手,构建主题鲜明、独具特性的旅游产品体系,并将各类产品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特色旅游产品,促进禹州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华夏之源承古创新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