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26日,第十九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在鄢陵县盛大开幕,国内外知名花木专家、企业负责人齐聚于此,共享一场花木盛宴。这是鄢陵县连续19年举办的“国字号”盛会,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也充分展示了当地“花木之乡”的雄厚实力。
在花木行业摸爬滚打30余载的姚树新是鄢陵花木行业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花木经纪人、中国蜡梅文化传承人,参与了历届花博会的筹备工作。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他不仅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投身花木事业,绽放花样人生,也见证了每一届花博会的精彩,见证了鄢陵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
□ 记者 张汉杰 文/图
发展花木产业,花丛中走出致富路
秋意渐浓,“花都”鄢陵县迎来一年当中最美的景色。9月23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鄢陵县,沿着花都大道一路前行。路两侧的植物雕塑和各色鲜花错落有致,花团锦簇,让人耳目一新。
灯笼高挂,彩旗飘飘……驶进鄢陵县花木交易中心,浓浓的喜庆氛围迎面而来。这里是第十九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的分会场之一——花木展销展览活动场地。“预计在花木展销展览活动上,意向交易额为2亿元至3亿元。”当日,记者在这里见到鄢陵县花木交易中心总经理姚树新时,他正带领工人们全力做最后的冲刺,确保花木展销展览活动圆满成功。
“花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提升了鄢陵花木的知名度,又帮助花农打通了销售渠道。”姚树新说,他1983年开始步入花木行业,并参与了历届花博会的筹备工作,见证了每一届花博会的精彩。
鄢陵花卉产业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入了短暂恢复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没有丢掉手艺的农民开始在房前屋后用盆盆罐罐栽培花木,然后运到周边城镇售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鄢陵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花富县”“依花名县”的发展路线。从此,一个花木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尤其是2001年,鄢陵凭借自身的优势成功举办了首届花博会,鄢陵的花木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之后,鄢陵的花木开始大步走向全国。”姚树新说,这让一大批花农先人一步,走上了致富路。“以我们姚家社区为例,社区有1700多人,以前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人们大都从事花木生意,花木种植面积达到10800亩(其中在外村发展80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开起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花农到花商,身份转换见证花木发展
姚家社区位于鄢陵县柏梁镇西南2公里处,下辖2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是远近闻名的花卉种植专业村,2009年以前叫“姚家村”,以盛产蜡梅闻名,又称“姚家花园”。
20世纪60年代,姚树新就出生在这里。1998年,在外地从事花木养护生意的姚树新回到了家乡。此时,中国经济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花木需求量越来越大。姚树新抓住这一机遇,将自家责任田全部种上花卉和苗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不少村民见状也跟着种起了花木,面积越种越大。”姚树新说,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村民种出的花木不知道应销往何处。此时,市场意识较强的姚树新依靠自己丰富的人脉和灵通的信息充当起了花木经纪人的角色,常年走南闯北推销花木。
2004年,姚树新成立了鄢陵县第一个花卉产业合作社,并创办了全县第一个花木经纪人网,利用网络技术发布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拓展客户群体,为当地花农打开一个与外界共享信息的窗口。如今,在鄢陵,花木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其中花木经纪人就有3万人。
2011年,受河南省花木行业龙头企业鄢陵县花木交易中心董事会聘任,姚树新任总经理。自运营以来,该中心效益倍增,年营业额近30亿元。在交易额屡创新高的同时,他还带领团队长期举办各种花事活动,带动了周边10万名花农共同致富。目前,鄢陵县花木交易中心周边已经形成了23.5万亩的规模化花木种植基地、45个特色花木专业村,聚集了上百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多年耕耘,姚树新先后获得市、县优秀农民经纪人及市农村小康建设功臣、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去年,我们将鄢陵的蜡梅、红梅等销售到了河北雄安新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姚树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花木产业发展给鄢陵县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当地的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种植花木70万亩,花都鄢陵美名扬
如今,花木产业已经覆盖了整个鄢陵县城。据鄢陵县林业局纪委书记李新江介绍,目前,鄢陵县花木种植面积从20世纪90年代的几万亩发展到了现在的70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销售集散地。2018年,全县花卉年销售额77.87亿元,花木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7万元。
鄢陵县70万亩的花卉苗木形成了一个“天然大氧吧”,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1.3万至1.6万个,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基于此,鄢陵县提出了“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的一产三产横向融合发展思路,推出“花木+旅游”“花木+养老”“花木+地产”等项目。
“花木成就旅游,旅游反哺花木。二者相互融合,互为平台。”鄢陵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会玲说,去年,鄢陵县共接待各地游客10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亿元。预计,今年接待各地游客人次比去年增长15%。生态观光游已成为鄢陵继花木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如今,鄢陵县正依托70万亩的平原林海谋划一盘棋——打造享誉中原、辐射全国的健康养老示范区。近年来,鄢陵县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健康峰会。
立足康养产业发展定位,鄢陵县深入对接“郑许一体化”战略,充分利用生态、区位、文化和长寿之乡等优势,加快康养产业布局和规划建设,致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李新江说,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纵深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并行、绿色经济与彩绘经济并行、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并行、健康旅游与银色经济并行、绿满鄢陵与多彩鄢陵并行、森林康养与森林教育并行,谱写鄢陵绿色产业发展新篇章,再创鄢陵经济社会发展新辉煌,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新闻连连看
着力打造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区
鄢陵县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依托花木生态和养生文化等综合优势,规划建设占地66平方公里的许昌健康养老示范区,大力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区。示范区空间布局为“一核一园七小镇”。“一核”:依托鹤鸣湖,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健康养老核心区。“一园”:依托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健康产业园。“七小镇”:依托生态和人文资源,点状布局,规划建设温泉养生小镇、花韵田园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运动健康小镇、健康美食小镇、国际康养小镇、心灵颐养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