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关注

建安区陈曹乡后柏杨社区和河街乡北岸社区,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党支部!

建安区河街乡北岸社区的大街小巷,均悬挂着鲜艳的红旗。

核心提示

我市历来重视党建工作。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以党建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引领。在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一直把党建作为重要抓手。

10月12日,省直驻许新闻媒体和市属新闻单位在建安区开展集中采访,实地探访我市基层党员干部如何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记者 吕正子 文/图

党建引领扶贫,拉近党群“心距离”

后柏杨社区16户贫困户,均有党员一对一帮扶

当日上午,天色阴晦,建安区陈曹乡后柏杨社区党员活动室气氛热烈。该社区几十名党员齐聚一堂,聆听第一书记李艳娜讲授党课。课堂上,李艳娜将党的理论和个人工作感悟结合在一起,对后柏杨社区的党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该社区党员认真记录,不时举手提问。这样的学习场面,每周都会在该社区出现。

后柏杨社区以前交通闭塞、经济落后。2017年11月13日,在建安区粮食购销服务中心工作的李艳娜被派往后柏杨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上任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乡村事务,李艳娜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工作思路,把“强党建”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

一方面,李艳娜从健全基层党组织入手,制定完善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使组织生活正常化。特别是2018年3月,她利用该社区“两委”换届的机会,吸纳更多敢闯敢干的居民进入“两委”班子,为后柏杨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该社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她在每月的主题党日和每周的扶贫日,开展各类党建活动。

“我们社区有51名党员,聚在一起不容易,主题党日和扶贫日是难得的机会!”李艳娜说,她的党课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主,辅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报道和评论。理论授课后,李艳娜会组织党员进行讨论,让他们把对党的理论的理解与后柏杨社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以会代训”做法的促进下,后柏杨社区的党员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认识到了自己的职责,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落到了实处。

后柏杨社区共有居民17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4人。为了尽快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柏杨社区的党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年60岁的董秀针,是后柏杨社区的贫困户。她的儿子早年出车祸瘫痪在床,老伴儿出外打工赚钱,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孙子。以前,董秀针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不过1万元。脱贫攻坚开始后,后柏杨社区党支部给予他们家很大的帮助,并指定党员李海平进行对口帮扶。李海平平日帮助董秀针做家务,及时了解她家的动态,必要时进行物质援助。此外,该社区“两委”还协调她到“创业小院”务工,使其一个月可获得1000多元的收入。

不仅是董秀针,后柏杨社区的贫困户都有对口帮扶的党员。该社区党员真情实意的帮扶,把他们与贫困群众的心拉近了。如今,后柏杨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建档立卡贫困户已锐减至3户8人。

整饬村容,党员冲在一线

北岸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59户573人实现稳定脱贫

在李艳娜给后柏杨社区的党员上党课的同时,80岁的老党员刘青林漫步在建安区河街乡北岸社区的大街上。他身形有些佝偻,迈着方步,遇到垃圾就顺手拾起来扔进垃圾桶。他脚下是平坦的水泥公路,旁边是洁白的墙壁、漂亮的宣传画和高耸的灯杆。

“近年来,我们北岸社区大变样!”刘青林说,北岸社区位于河街乡中部,东、西、南三面被灵沟河环抱,以前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村庄。20世纪80年代,灵沟河干涸,腐竹制作产业在北岸社区兴起。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腐竹作坊,废水、废渣都倒入灵沟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北岸社区的改变发生在2017年。当年11月,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连良被派往该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我刚上任时,北岸社区的领导班子不健全!”连良说,建立一个讲规矩、守纪律、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是该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2018年,他抓住换届选举的契机,按程序精心组织,成功选出了该社区新一届“两委”成员,并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组织生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换届选举后,连良和该社区“两委”成员决定整饬村容村貌,首要问题是清理该社区及灵沟河内的垃圾。对北岸社区来说,这是一项大工程,既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又要获得居民的支持。

“整饬村容村貌活动一开始,我就参与了!”刘青林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和该社区居民毛刘新、李书金一起,清理河道内和路边的生活垃圾。此外,他们还经常巡街保洁,遇到乱丢垃圾的现象立即予以制止。后来,由于年纪原因,该社区“两委”不再让他在一线工作,但他把捡拾垃圾、保持清洁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北岸社区共有党员42人,在整饬村容村貌的活动中全部奋战在一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党支部!”刘青林说,正是有了健全的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北岸社区的民心才凝聚起来。

如今,北岸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2公里的排前路全部整修完毕,全长942.5米的两条大街得到硬化,铺设地下水管道7693米,整修排水沟740米,新建70平方米的高标准公厕一座,修建了13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对此,居民拍手称赞。在脱贫攻坚方面,该社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77人,其中159户573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党员干部一心为民,自然会获得百姓认可!”连良表示,北岸社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党员干部还不能松懈。如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北岸社区的党员干部将继续加强学习,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再立新功。

■ 记者手记

党员发挥力量 就要去基层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农村基层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主战场”,党员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发挥自己的力量。

建安区陈曹乡后柏杨社区,通过第一书记上党课活动,把51名党员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红色力量”;通过16名党员的对口帮扶,把“红色力量”分散到贫困户中。这“一聚一散”之间,党员充当了桥梁,使贫困户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了相关部门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的决心。

对基层工作来说,老党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方面,他们党性坚定,做事雷厉风行;另一方面,他们生长于农村,在基层拥有很高的威望。建安区河街乡北岸社区开展的村容村貌整饬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就得益于众多老党员的积极参与。他们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能对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总之,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基层党员应当积极参与,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