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0月20日电 体育题材大片2020年将密集上映。导演陈可辛与中国女排国家队前主教练陈忠和及“黄金一代”队员,近日亮相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成为全场焦点。3个月后,由陈可辛执导、巩俐等主演的《中国女排》将抢滩春节档。随后,同样具有全民关注度的《李娜》《中国乒乓》等体育电影也将一一登场。
体育承载着国家荣誉和国民精神,表达人类共通的生命理想和情感共识。体育电影强大的感染力能瞬间调动人们的情绪。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优秀的体育电影层出不穷,也屡获大奖。
从乒乓外交到女排佳绩,从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体育是新中国非凡历史的一部分,谱写了令人难忘的家国记忆。反观国产电影市场,体育题材影片却略显尴尬,市场上既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屈指可数。在许多观众的印象里,或许还是《女篮五号》《沙鸥》等经典老片。即便是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彭于晏主演的《激战》《破风》,票房也才刚迈过亿元大关,远远谈不上“爆款”。
今年国庆前夕,郎平率中国女排夺冠,女排精神再次振奋国人。顺势放出的《中国女排》预告片及巩俐酷似郎平的背影不断刷屏,让这部体育大片未映先热。
陈可辛坦言,中国女排的故事激动人心,拍这部戏“压力很大”。“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尽量去还原,希望使观众看到真正的女排精神和年代变迁。”陈可辛在丝路电影节开幕式上说。
为了确保专业性,许多排球教练被请到现场为拍摄把关。陈可辛甚至让部分女排老队员和现役女排队员自己演自己,结果发现,“她们比我以往所拍电影的演员演得都真实”。
中国女排国家队前主教练陈忠和说,近40年来女排有好几代人,要把故事的精华浓缩为两个小时的电影很困难。他表示相信陈可辛导演将拍出一部好电影。
从粉丝对中国女排的关注,可以看出女排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之强。时光倒流,他们的父辈在30多年前也曾以同样狂热的方式追星中国女排。尽管人事更迭,但一代代人对中国女排毫无代沟的隔膜。这也许是电影《中国女排》票房号召力的最大保障。而剧组的豪华阵容和本身的话题性,也让市场充满期待。
“它不仅是一部电影,还象征团结拼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以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票房,也非常有可能借此打开我们体育电影的新局面。”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说。
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讲武生认为,《中国女排》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很可能成为大众体育题材电影的开端。
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中国体育电影的受众基础不断扩大。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4.35亿。受众基础的扩大、政策层面的刺激,为体育题材电影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