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涛 文/图
核心提示
数十台烟包智能包装装备整装待发,即将被运往武汉卷烟厂;一条缤纷绚烂的时光长廊,展示着巨紫荆的四季变化……10月29日、30日,我市组织举办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价活动。
这是一次如期而至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互相学习的“现场教学”。入园区、下工地,一路听、一路议,找亮点、比内涵,看进展、评成效,观摩团成员看到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蓬勃态势,更看到了许昌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美好明天。
【智能制造】 聚焦主业、做精主业
文化味儿浓厚的民俗充分体现了鄢陵县“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发展模式,还体现在花都颐庭健康养生养老项目上。该项目依托鄢陵县陈化店镇的花木、温泉等特色优势,主要建设康养服务中心、旅居养生公寓、护理院、疗养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鄢陵县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发展康养产业是顺应社会结构新变化、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无独有偶,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的还有禹州市祥德康健乐城颐养中心项目和襄城县紫云谷新型养老示范基地项目。
其中,禹州市祥德康健乐城颐养中心项目规划建设颐养中心、配套物业、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后可吸纳域内外10万以上中高端消费养老人群,直接带动15万人以上就业;襄城县紫云谷新型养老示范基地项目致力打造集医、养、游于一体的康养中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春季的花儿朵朵绽放,夏季的枝蔓密密匝匝,秋季的黄叶风中颤动,冬季的主干雪中挺立……在鄢陵县四季春巨紫荆栽培技术研究中心展厅内,一条由电子屏幕组成的时光长廊,向观摩团成员展示了“四季春1号”巨紫荆的四季变化。“‘四季春1号’巨紫荆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获评‘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奖’。”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为系统化、配套化地进行紫荆属植物新品种选育及科研工作,我们牵头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和企业成立了紫荆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融合了紫荆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效集聚了科技研发资源。”
发制品是建安区的传统产业。随着转型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建安区投建的发制品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运营中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省商务厅批准建设并开展市场采购贸易的试点项目,对单品出口15万美元以下实行“不征不退”,解决了发制品出口进项、阳光结算等难题。
襄城县则以煤基化工产业为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步发展硅材料、新能源、碳素制品、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建设了全球最大的4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项目和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高纯硅烷及区熔级多晶硅项目,形成了以煤基化工产业为开端,逐步向硅材料、新能源、碳素制品等产业辐射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此外,长葛市龙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高端铝板带精加工项目,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从事船舶、航空航天用新型铝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及技术开发;长葛市义乌商贸城融合“展示+体验”“批发+零售”“进口+电商”等新型商贸业态,致力打造河南省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各地产业项目呈现出竞相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杨会敏认为,各地围绕产业延链补链、转型升级,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进一步提振全市上下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信心。
“我们购置了高端精密CNC加工设备和3D检测设备,联合中科院等机构,设计研发制造包装行业智能工厂和各个工艺环节的智能单机装备,建成国内首个现代化高端智能包装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我们生产的智能包装装备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被日本企业称赞为‘小、精、特、糅’。”在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许昌裕同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将拥有10个智能工厂,形成年设计研发制造3000台(套)智能包装装备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利税4000万元。
通过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实现了乘用车传动系制造的突破,形成了等速和非等速并行发展模式,建安区远东汽车传动系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速驱动轴生产项目受到了观摩者的青睐。“你们是当之无愧的智能制造企业。”市委书记胡五岳勉励该项目负责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主业、做精主业,蹄疾步稳推动发展。”
位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许继晶锐科技产业园项目,致力研发直流输电换流阀及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冷却系统。该项目对生产环境、主要装备进行升级,上线包括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专机在内的自动焊接生产线,3套冷却系统电气控制及仪表检测智能实验系统,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生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已成为国家特高压直流输电重点工程的标配,并参与完成多项世界第一、全国第一的示范工程配套建设。”该项目负责人自豪地介绍。
此外,长葛市黄河旋风金刚石线锯项目、禹州市中原云都数据湖产业园项目、魏都区裕丰科技智能纺纱车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许昌智慧信息产业园项目等各县(市、区)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无不展现出生产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加速融合,智能制造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观摩团成员纷纷表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许昌制造’向‘许昌智造’迈进,为建设‘智造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宜居之城】 完善城区服务功能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东城区此次接受观摩评价的项目有已建成开业的许昌万达广场项目,在建的天悦商业广场项目、建安文化广场项目。三个项目均为现代服务业项目,体量大、品牌多、业态新,既完善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度,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东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代服务业是东城区的主导产业,也是东城区的特色优势。近年来,东城区立足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216个,总投资368亿元,已完成投资178亿元,吸纳就业人口7万,实现利税30亿元,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魏都区曹魏古城北城门商旅文综合体项目也瞄准现代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业态,以业兴城;抓带动,以城兴产;抓积淀,以文化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最终推动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有着70万亩“平原林海”的鄢陵县,则谋划实施了一批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等重点项目。建业绿色基地中原民俗文化养生项目,古色古香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