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城市的魅力不仅源自蓝天、碧水、美景,还源自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条主线,文明创建始终贯穿其中

普法志愿者向市民发放普法宣传手册。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走在许昌的每一个角落,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到处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车辆主动让行、行人扶老携幼的暖心场景随处可见。工地围挡、小区墙壁、街道两旁的墙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格外醒目……

近年来,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开展,许昌一边挖掘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一边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使得全社会崇德尚礼、向上向善、诚实守信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 记者 张铮

文明创建,许昌创建工作的主旋律

“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龙头地位,坚持创建为民生,本着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理念,突出民有民享,将创建工作打造成发展不止、创建不休、永远在路上的惠民工程。

2015年2月,我市以全国地级市第四名、全省参评城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6年5月30日,许昌市委提出,开启“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的“五城联创”之路,真正让城市既好看又管用,让市民宜居宜业、幸福安康。“五城联创”的号角吹响,标志着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入新纪元。

2017年4月,许昌作为中部地区和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唯一代表,在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被中央媒体集中巡礼和《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报道,与安徽、杭州、厦门等先进省、市同台比肩,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11月17日,许昌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文明创建再结硕果,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精细管理,营造城市文明氛围

11月8日,许昌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一个个蓝色的大屏幕监控着市区的各个角落。城管、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和全市17万多个公共设施,全部被纳入数字化管理。

街道上的井盖坏了、人行道上的地砖残缺、自来水管渗漏……这些城市细节都能被“数字眼”迅速发现,并通过定位系统报告给该中心。

“如今,一个问题从发现到结案,只要一个半小时;过去靠人工,要2到3天。”许昌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王磊说,“数字城管”运行以来,年均受理事项40多万件,办结率达99%。

许昌的大街上,一条条蓝色的停车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市公安局依托网格化管理对全市的堵点、乱点进行排查后,“挖”出的免费停车位。目前,许昌市已制定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公用行业等15类71大项427小项精细化管理标准。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必须以惠民便民为核心,不能为了整洁管死群众,而是为了群众管好整洁。

以水为媒,生态文明建设结硕果

许昌从缺水之城到“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得益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创建全过程。如今,市区清潩河,一波碧水、文化长廊、人工沙滩、泛青的芦苇与散步的市民、骑行的队伍相映成趣。

“以前,许昌被称为‘许脏’,改善环境是百姓的心声。”许昌市城管局环卫处副主任谢文峰说,经过创建,现在的许昌天蓝、水清、花美,市民感受到了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和幸福内涵。每个创建任务,目的都是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让市民得到实惠。

无处不在的垃圾是城市的“斑癣”,在许昌却鲜见垃圾围城。记者在一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施工现场看到,伴随着轰鸣声,一台履带式可移动破碎筛分机“吞”下建筑垃圾,“变”出一块块节能的保温复合砖。目前,许昌市的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别为100%、95%以上。由文明生态催生出的绿色循环产业,将建筑垃圾“吃干榨净”。

城乡共建,弘扬优秀家风文化

我市相继建成恢宏大气、设施一流的许都大剧院、许昌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占地3300亩的中央公园;建成468处公共体育和儿童游乐设施,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近200所,新增学位近4.5万个,让群众享受到具体可感的创建红利。

全域创建的主题是城乡共建,创建的重点在县域、在乡村、在基层。2019年年底,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要超过45%;2020年,全市文明村、文明镇要分别超过50%、60%。因此,我市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及“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传承弘扬优秀家风文化。

我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妯娌”等先进典型评选,巩固孝善敬老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乡风文明的浓墨重彩绘就文明城市创建全域出彩的新篇章。

新闻连连看

始终坚持常态化,持续创建不放松

许昌市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一手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一手抓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把创建工作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植根于文明新风的培育中、融入许昌城市的血液,在全面协调发展中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共生共荣。

许昌市始终坚持惠民生,全民创建聚合力。全国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指标,是民生;最重要的标准,是民意。在多年的创建实践中,许昌市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理念,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创建的主体、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