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嘉 吕正子 通讯员 王献杰
12月6日,长葛市老城镇耿庄社区居民文化广场,68岁的耿爱民坐在石凳上,手里端着一个老式搪瓷茶杯,边喝茶边欣赏冬日的风景。与普通的搪瓷茶杯不一样,耿爱民的茶杯上印有毛泽东头像以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耿爱民双手把它捧在胸口,生怕一不留神摔碎了。
“老耿,晒暖呢?还拿着你的茶杯显摆!”
“你懂啥?这是俺身为党员的荣誉,金贵着呢!”
耿爱民在与街坊开心地聊天儿时,将手中的杯子握得更紧了。如今,耿庄社区有这种搪瓷茶杯的党员有很多。他们都和耿爱民一样,爱惜自己的茶杯,珍视自己的党员身份。然而,在8年前,这样的场面是看不到的。
耿庄社区位于魏武路与黄河路交会处东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尤其是机械加工业非常繁荣。不过,8年前,该社区存在的问题有不少。耿爱民曾做过耿庄社区居委会主任。据他回忆,那时,耿庄社区基本没有硬化的道路,只有一条乡间土路连通外界,而且坑洼不平,群众的拉粮车走在上面经常翻。此外,该社区卫生也无人打扫,房前屋后堆满了垃圾。这不仅影响社区面貌,还对居民健康不利。不过,最让耿庄人揪心的是,该社区“两委”陷于瘫痪,事务无人管理,各项工作无法开展。
改变发生在2011年。那年,耿占彪开始担任耿庄社区党支部书记。他是土生土长的耿庄人,拥有17年党龄,对耿庄社区问题的症结非常清楚。耿占彪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耿庄社区“两委”,把党员干部凝聚在一起。
上任第一天,耿占彪就在耿庄社区的公示栏上写下了一句话:“群众的事情马上干,自己的私事靠边站。”他组织该社区“两委”成员开展亮相、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四亮”活动,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俺社区的46名党员就是46根标杆!”耿占彪说,从那以后,该社区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了。耿庄社区召开党员大会时,党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平时,党员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问题,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耿庄社区“两委”强了,发展就更快了。2012年,耿庄社区“两委”着手整治社区面貌:集资80余万元,修建了总长9公里的道路;实施“四个全覆盖”工程,实现了大街小巷硬化路面全覆盖、排水管网全覆盖、监控全覆盖和“党的声音”全覆盖。“所谓‘党的声音’全覆盖,就是我们在社区安装了6个高音喇叭,每天播放有关党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工作的信息!”耿占彪介绍,在整治社区面貌活动中,该社区党员积极参加劳动,义务打扫卫生、运送建筑材料,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2018年年初,长葛市委组织部与耿庄社区进行结对联建。在长葛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耿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文化广场、百姓食堂等公共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了。
如今,每天晚上,耿庄社区居民文化广场都热闹非凡,有跳广场舞的、打球的、看电影的……大伙儿齐聚一堂又互不干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党建工作不仅改变了耿庄社区的面貌,还带动了耿庄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耿庄社区有个体企业32家,年产值近亿元,45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18年,该社区还申请了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夕阳红”养老中心、“扶贫车间”。这个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劳动力90余人,每年可创收50万元。
为了奖励党员干部作出的贡献,耿庄社区“两委”在爱心超市里设置了“党员干部专区”。该社区党员干部每做一件好事,就会获得积分,可以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奖品。“俺的‘为人民服务’茶杯,就是用积分兑换的。它是俺为社区作贡献的明证!”说起自己搪瓷茶杯的来历,耿爱民充满了自豪。
“爱民哥,党员为社区出力是应该的!”耿占彪说,下一步,耿庄社区将继续加强党建,以党支部团结党员,以党员凝聚居民。只有用党建把乡亲们“拧成一股绳”,耿庄社区才会发展得又好又快。
记者手记
组织强则乡村兴
乡村环境的提升,可以为产业振兴提供支持、注入活力;乡村环境的改善,可以吸引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乡村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乡村环境的美化,可以为生态振兴提供基础和动力。
为改善人居环境,耿庄社区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首先,他们在2011年新“两委”成立后明确了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性,开始改善人居环境,不仅至今没有放松,而且逐渐提档升级。其次,在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加强党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修马路、搞整治,让居民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并让居民参与其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最后,他们利用已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并谋划了下一步的发展。这些举措,均是耿庄社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探索出的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