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志勇
核心提示
为抢救保护色彩淡雅、线条流畅的昆仑寺壁画,我市科学地确定了壁画临摹、揭取修复、重新彩绘和建筑维修四项保护、展示内容。2013年12月2日,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正式入驻昆仑寺,抢救保护工作全面展开。2014年,洛阳专家“主刀”,开始对壁画进行抢救性修复。18位壁画修复师经过5年多的修复,近日终于让其重新绽放出艺术的光彩。
抢救、保护古壁画 我市斥资80多万元
包括昆仑寺壁画临摹等内容,其中揭取修复为43.5万元,占比最大
曾任禹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的王国谦,对多年前发表在《禹州文史》上的一篇文章记忆犹新。
“这篇关于昆仑寺壁画的文章,由时任禹州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丁进兴所写。”12月11日,王国谦说,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昆仑寺壁画的情景。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认为我们到了敦煌。”现任禹州市文联党组书记的丁进兴在《鸿畅张湾昆仑寺壁画》一文的开篇这样写道。他曾到寺内探访,根据画中人物和情景,分析出当时画师所处的朝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如果画中反映的是当时寺庙所在地的境况,那至少说明在那个历史时期,鸿畅一带一定是富庶繁华的,周边村落有大户人家或官宦出现。”丁进兴在文中说,只是寺内壁画是何时画的,是何人所画,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
中原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丰富,但历经战火能够保存下来的甚少,尤其是昆仑寺壁画这样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更是鲜见,因此保护是当务之急。
因昆仑寺地处村外的山沟,大部分建筑已毁,仅文殊堂相对完好。但其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墙体崩裂等,导致壁画出现了褪色、脱落、空鼓、裂隙、污损、残缺等一系列问题,随时都有损毁的危险。
2005年,我市文物部门对其加强了监管;2009年,其被核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在许昌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极力申请下,许昌市政府决定对昆仑寺壁画进行抢救性保护,项目包括昆仑寺壁画临摹、壁画揭取修复、房屋修缮、壁画重新彩绘等4项内容,共投资81.5万元,其中壁画揭取修复花费43.5万元,占比最大。
分四个项目实施
斥资16万元重修昆仑寺
壁画临摹作品曾在许昌博物馆展出,揭取工作由洛阳专业机构承担
根据当时的公开报道,该方案分为4个具体实施项目:第一个是斥资15万元先期临摹两幅昆仑寺壁画;第二个是申请专项资金抢救保护昆仑寺壁画,花费43.5万元请专家揭取壁画,做修复、加固处理,使其得以长期保存;第三个是斥资16万元重修昆仑寺;第四个是花费7万元在原有墙壁上重绘壁画,同时把修复好的壁画妥善馆藏。
2011年5月上旬,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壁画的临摹。同年5月18日,许昌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时,壁画临摹作品在三楼展厅整幅展出。2013年11月,昆仑寺壁画保护项目进入施工阶段。2013年12月2日,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负责的壁画揭取修复保护工程开工,壁画所属的文殊堂建筑维修工程场外木构件加工、瓦件定制等工作同步进行。
壁画被送入实验室
修复历时5年有余
洛阳专家“主刀”,18名壁画修复师历时5年多修复
壁画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程。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是国内具有丰富的古代壁画保护经验的专业机构,昆仑寺壁画的揭取修复工作由其承担。
据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主任杨蕊介绍,实施现场保护工程,第一步是取资料(包括影像、文字),第二步是清理,第三步是绘画层加固,第四步是揭取,第五步是进行实验室修复。在进行现场勘测和实验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建议我市对壁画进行搬迁保护,随后进行揭取。
那么,巨大的壁画是如何从墙壁上揭取下来的呢?“清理灰尘,预加固,用宣纸、纱布等整体加固壁画表面。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最终才能揭取昆仑寺壁画。”杨蕊说,壁画很大,经过20多天的努力,被分为9块揭取。
“我们去的时候天已经很冷了,揭取完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雪。”杨蕊回忆说,2014年,壁画修复师开始对运到洛阳的壁画进行修复,先后有18名壁画修复师参与艰难的壁画修复工作。
“我们科室18个人都参与了修复工作。因为整个壁画的面积有40多平方米、人物众多,有的单块重几百斤,所以对于我们的体力、修复技术等都是不小的考验。除了修复许昌的这两幅壁画外,我们还承担了很多古代壁画的修复工作,工程量比较大,所以耗时比较长。”杨蕊说。
“经过5年多的修复,如今昆仑寺壁画终于‘回家’了。”12月9日,杨蕊高兴地说,这也让昆仑寺壁画修复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