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闻深三度

从“创牌”到“保牌”,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

创文,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

2019年3月18日,许昌市老干部大学舞蹈队队员在春秋广场练习舞蹈《美丽许昌舞起来》。 资料图片由记者牛书培提供

记者 张铮 代玺

核心提示

在许昌市的许多道路上,每隔100米就有一个戴小红帽的“文明天使”。

由城区一路向东,一条条街道笔直宽阔,一面面墙壁干净整洁,道路两边一系列“中国范儿”的公益广告传递着热爱祖国、勤俭节约、敬老爱幼、互助友爱的正能量。

社区里,一站式政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5分钟“生活服务圈”逐渐形成。

自2001年开始文明创建,许昌市经过不懈努力,于2015年2月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11月,经中央文明委复查、审核、确认,许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那么,19年的创建,带给我们哪些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上下齐心】 拉高创建标杆,增加创建内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谁?许昌从创建之初便给出了答案:全体市民。

菜市场更整洁了,停车更有秩序了,垃圾分类更规范了,城市交通越来越顺畅了……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自2001年开始文明创建,经过不懈努力,许昌市于2015年2月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11月,经中央文明委复查、审核、确认,许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荣誉来之不易,保持更需努力。多年来,许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许昌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由主要领导分别任政委和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相关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任副指挥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创文办主任。各地各单位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创文机构,建立了上下一致、左右协同的创建领导体制。

2017年,在张家港会议上,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被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交流。会后,对照全国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我市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主体责任,对市文明委领导架构进行了调整,由市委书记担任市文明委第一主任,市长担任市文明委主任,进一步强化了文明城市创建的组织领导。

同时,参照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我市结合自身实际,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制定了诚信许昌、书香许昌、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志愿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文化强市等七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瞄准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薄弱环节和短板项目,突出为民惠民的宗旨,进一步拉高创建标杆,增加创建内涵,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以人为本】 既要全民参与,又要全民共享

12月10日,天气晴朗,午后的清潩河畔,不少市民三五成群地沿着绿道边走边看。5.8公里长的绿道两旁有水和绿植,是城市里的天然氧吧。

以前,护城河两岸设施陈旧,景观单调,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一度被百姓称为“龙须沟”。如今,护城河清水绕城,水域面积约为18.47万平方米,蓄水量为23万立方米,绿地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面积约为24.3亩。护城河沿岸一桥一景,十步一园,成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从昔日的“龙须沟”到今朝潺潺清流,是许昌文明创建的成果之一。此外,我市还相继建成恢宏大气、设施一流的许都大剧院、许昌博物馆、许昌市图书馆和占地3300亩的中央公园;市区建成468处公共体育和儿童游乐设施,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康圈”“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近200所,新增学位近4.5万个,让群众享受到具体可感的创建“红利”。

其实,什么是现代城市文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当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市民。”“不断提高群众的舒适感、愉悦感和幸福感。”虽然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一个关键词——“以人为本”,既要全民参与,又要全民共享。

为此,一场全民参与的幸福接力赛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开展。

【崇德向善】 以文化人,让道德雨露浸润心田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的校园里,弥漫着书香和一种无形的力量,引领孩子们向上生长。

在该校大门口,“书香健康”四个大字无声地昭示着这所学校的育人理念:营建美丽、宁静的书香校园,使师生享受心灵舒展的自由,让孩子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该校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育的全过程,达到课堂上下、校园内外整体育人的良好效果。

“创建,是一场永不终止的竞赛。”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少林说,“站在全国文明城市的新起点,我市实现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的新跨越,让广大市民在参与创建过程中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带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许昌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树立文明发展的标杆,不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近年来,我市先后有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7人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4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6人荣登“河南好人榜”,1个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好军嫂”吴新芬,舍己救人英雄刘兴元、刘贺龙,“时代楷模”燕振昌,全省道德模范黄小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先后承办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深入挖掘并大力宣传了“时代楷模”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燕振昌在今年9月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同时,我市加快诚信建设步伐,大力弘扬孝善文化,广泛开展了行业性诚信标兵评选、诚信演讲、十大孝星评选、孝心示范村建设、孝善敬老活动,在全市营造了诚信为本、善孝为先的良好氛围;深入挖掘发生在许昌的中华孝道故事和诚信、友善、节俭典型,通过庄户剧团演出、民俗节庆活动等文艺形式大力弘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美不仅流淌在小桥流水间,洋溢在戏曲诗文里,而且渗透在广大干部和市民的精神基因中,如同氧离子,微小、静默,却无时无刻不在积聚能量。

新闻连连看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

我市实施了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改造连通3条河流、5个湖泊,打造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新格局。

建成了春秋广场、清潩河游园、许都公园、学院河游园、中央公园等154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打造了82公里沿河绿色长廊、38公里外环防护林带、96公里环城防护林带、30公里“两高”生态廊道,新增4处总面积10万亩大型生态林海,着力建设花园中的城市,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让市民享有更优美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