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电动代步车能否解决5公里以内的安全出行问题?

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慎用电动代步车

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价格低、方便快捷……因为拥有这些优点,电动代步车(又称老年代步车)很畅销,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也选购这类四轮电动车,以解决5公里以内的出行问题。12月13日,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谨慎购买、使用电动代步车。

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13年,中消协就发布过消费警示,指出老年代步车不能在公路上行驶、不能载人。许多老年代步车的时速为20公里至50公里,应属于机动车。驾驶老年代步车的老年人大多没有机动车驾驶证,车辆也没有行驶证,所以不能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市场上有的老年代步车的价格已经超过微型汽车,但在安全防护措施、质量标准等方面相对落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反应较慢,难以应对道路上的突发情况,更易受伤。

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一些生产厂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用质次价低的零件充当合格零件,没有专业的生产线和安全检验机制,导致老年代步车的安全系数低,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谨慎购买、使用老年代步车。已经购买老年代步车的消费者最好将时速控制在15公里以下,且不宜进入机动车道和车流量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