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吕正子 张辉 通讯员 刘延东
12月11日,冬日的襄城县颍阳镇小河村阳光明媚,83岁的关福根和84岁的关福生老人坐在村文化广场的黄色铁质秋千椅上开心地聊天儿。旁边,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他们身后是几座两层小楼,瓷砖光洁、大方气派。紧挨着村文化广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种植着枇杷、山楂等果树,每隔一二百米便设有一个垃圾桶。这样整洁的乡村环境是小河村人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用了近10年时间实现的。
小河村位于颍阳镇西北部,南临颍桥回族镇。十几年前,小河村是这样的景象:村民矛盾多,道路没有硬化,污水横流,每逢下雨天便泥泞不堪,村民苦不堪言;晚上,村里漆黑一片,很少有人出门。
2011年,关保民开始担任小河村党支部书记。他是土生土长的小河村人,也是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1994年开始,他进入小河村村委会工作,先后担任委员、村主任等职,对小河村痼疾存在的原因非常清楚。
关保民一上任,就确立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的思路。“2011年是我们村的换届年,和我一样,村‘两委’班子的其他成员都是新选举产生的,因此村民对班子成员比较信任。”关保民介绍,他采取了两种方法增强村党支部的威信:一方面,他积极加强党的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实行党课远程教育,把党支部成员和村内无职党员团结起来;另一方面,登门拜访村内赋闲在家的老党员、老干部及有威望的老人,请他们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既团结了党员、干部,又调动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老同志为村里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最为集中的即整治小河村的环境。然而,环境的整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奋战近10年,才彻底改变了村庄的面貌。
2011年,关保民上任后不久,便决定为村里安装路灯。小河村面积不大,村中道路呈“田”字形,总长约1公里,共需安装路灯30余盏。然而,当时小河村没有集体经济,拿不出资金。关保民自掏腰包6000多元,为村里装上了路灯。从此,小河村的夜晚亮了,孩子们可以在路灯下嬉笑打闹,老人们可以在家门口谈天说地。
小河村文化广场所处的位置在2014年是一个坑塘。坑塘已经干涸多年,村民们把各种生活垃圾扔到里面,臭气熏天、蚊虫滋生,周边住户苦不堪言。当年,村“两委”决定将其填平并兴建村文化广场,村民们无不拍手称快。工程实施时,小河村的党员冲在了前面。填坑前,他们联系运输车拉土,寻找挖掘机填坑;施工中,党员拿起铁锨,帮助施工人员平整土地;平整地坪、安装健身设施时,党员维护现场秩序,看护器材。在党员和热心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小河村文化广场很快建成了。
时间来到2016年。当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小河村虽然装上了路灯、修建了文化广场,但村中公共空间被私自挤占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小河村启动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中,党员再次冲在了最前面。拆除违章建筑,先从党员家开始;道牙石先装在党员家门前。行动中,没有一位党员有怨言。党员做出了示范,村民积极响应。最终,环境集中整治行动5天便结束了。
今年67岁的老党员关西垒有40多年党龄,见证并经历了小河村的改变。“村里装路灯,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修村文化广场时,我在现场填土;拆除违建,从我家开始。”提起参与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经历,关西垒非常自豪。他认为,村“两委”整治环境是利村利民的好事,他参与其中,和村民们一起改变家乡的面貌是一种荣幸。
“西垒哥,咱们可不能因为眼前的成绩沾沾自喜啊!”关保民认为,近年来,小河村积极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改善了家乡的环境。但是,小河村的集体经济还不够强大,村容村貌还有提升空间。“往后,党员发挥作用的地方还多着呢!”关保民说。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党员当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党员是乡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使之成为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真正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农村党员必须带头执行村“两委”的决议。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执行决议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议在全村的成效。2016年,在小河村开展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党员很好地执行了村“两委”的决议,率先拆除自家的违章建筑,带动群众积极行动,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农村党员必须时刻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党员必须积极参与,带动群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小河村安装路灯时没有资金,村支书关保民自掏腰包;填坑建广场,党员冲在最前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农村党员还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关保民在上任伊始,就把征求小河村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抓手,既获得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收获了老同志的信任与支持。
本版图片均由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吕正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