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利辉) 昨日,在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技术人员娴熟操作,机器人精准作业,一台台造型美观、安装有“鲲鹏”芯片和“欧拉”操作系统的Huanghe牌台式机“走”下生产线,整装待发。
当天,在来自华为公司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的嘉宾见证下,“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投产暨首批产品交付仪式”在这里举行,现场签订采购协议总金额达6.9亿元。
发展鲲鹏计算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振芯铸魂”的一件大事,是我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省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黄河科技集团,推进自主创新应用体系建设和鲲鹏生态产品应用。同时,黄河科技集团分别与郑州市、许昌市联手,成立了旗下的创新有限公司、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于Huanghe牌服务器和PC机的研发、制造。
“你好,‘黄河鲲鹏’!”华为中国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万志深情地说,“这是全国首批安装‘鲲鹏’芯片的服务器和台式机,标志着河南成为鲲鹏计算产业在国内的重要生产基地!”
“从项目选址、建设到产品投放市场,仅用了58天,‘许昌速度’‘中原效率’为‘鲲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黄河科技集团董事长李亚东表示,“黄河鲲鹏”是河南携手华为公司推出的自有品牌服务器和PC机,对于提升许昌乃至河南的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水平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黄河鲲鹏”制造基地为何落户许昌?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许昌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抢抓国家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的重大机遇,谋划了以数字经济为主的九大重点新兴产业,与华为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许继集团等一批与“黄河鲲鹏”项目配套的企业,打造出全省领跑的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许昌市设立了总额3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规划建设了智慧信息产业园等3个综合园区,与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鲲鹏生态系统“落地生根”。
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文青介绍,经过3年发展,“黄河鲲鹏”项目将形成年产30万台自主可控服务器、500万台自主可控PC机的生产能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形成“扎根河南、辐射全国”的数字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