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暖阳高照。
按照晨报第七季“暖冬行动”的安排,民建许昌市委第六支部、许昌市老年协会、许昌市兰晶图书广场、许昌雷锋爱心社团、许昌星火爱心社团的志愿者及热心市民刁明安一起为首批20名孤寡老人和孩子送棉衣。
不到8时,志愿者们在许都公园北门集合完毕。
第一批需要帮助的3名孤寡老人和17名孩子分别来自市区,建安区张潘镇、小召乡、五女店镇、陈曹乡。为尽快将棉衣、棉鞋,为3位老人准备的米、面、油送到他们手中,8时10分,大家分成三路,带着爱心物资分别开展送温暖活动。
说起懂事的侄子
姑姑禁不住泪流满面
“一对一”帮扶小铄的是建安区灵井镇兴源铺村党支部书记刁明安。一大早,他开车从兴源铺村赶来。因为要到建安区参加一个会议,他放下棉衣、棉鞋后匆匆离去。
说起7岁多的小铄,他的姑姑刘金英禁不住流下泪。
“我的弟弟去世前,把侄子托付给我。家里生活困难,我感觉对不住侄子。”刘金英说,今年9月初的一天,小铄半夜肚子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是患了急性阑尾炎,要缴费1万多元。“家里哪有那么多钱?我央求医生先做手术,然后向亲戚朋友借。”另外,小铄小时候患过哮喘,冬天怕着凉,刘金英总是小心呵护。
“侄子虽然只有七八岁,但特别懂事!有时,家里只有我们俩,我没有炒菜。侄子啃馒头也高兴,从来不挑食!他还说,等他长大了,挣钱让我花!”说到动情处,刘金英禁不住哭出声。
一旁的志愿者王付红自去年参加“暖冬行动”之后,曾到刘金英家看望。提到刘金英对侄子的照顾,她说“刘金英是位好姑姑” !
孩子没穿棉袜
志愿者现场脱下给孩子穿上
12岁的小鑫父亲去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来,乖乖,试试新鞋。” 在许都公园东侧的智慧阅读空间内,市老年协会副会长王雪凌与志愿者一起给小鑫试穿棉鞋。这时,他们发现小鑫光着脚穿了一双“老年鞋”。
小鑫的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家里有两双袜子,我给他洗了,没有干。今年一直没有给他买棉鞋,他穿的是我的一双旧鞋。”
“来,你穿我的袜子吧!我家离这儿近,几步就到了!”看到此景,志愿者王瑞芳立即脱下自己的棉袜,蹲下身给小鑫穿上。
穿好棉衣、棉鞋和加绒的裤子,小鑫开心地笑了。他将旧衣服放进袋子,穿着新衣和大家告别。
10岁的小熙聪明懂事。她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失去联络,家里只剩她和姥姥相依为命。穿上新衣,小熙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平时喜欢看书,接过许昌市兰晶图书广场给她提供的5本课外读物后赶忙打开看了起来。她的姥姥欣喜地说,外孙女没事时就到胖东来时代广场看书。小熙的成绩非常好,她一直是学校里的尖子生。
为让孩子多穿一年 姥姥报大了衣服尺码
姥爷去世后,小雨和67岁的姥姥李伦枝相依为命。
志愿者给小雨买的是一件黑色羽绒服。“黑色的好,耐脏。这可真是入了心坎儿。”李伦枝不住地感谢。试穿时大家发现尺码偏大。这时,李伦枝说出了缘由。
“颜色和尺码都是我要求的,黑色的耐脏,衣服大一码能多穿一年。去年开展‘暖冬行动’时,好心人买的鞋和衣服孩子平时不舍得穿,过节或参加活动时才穿!” 李伦枝说。
在姥姥李伦枝心里,小外孙女聪明伶俐,听话懂事。她们在金地社区居住。平时,社区干部经常对一老一小进行帮扶。“前几天,一名社区党员把家里孩子穿不上的白色鸭绒袄捐到社区。居委会主任让我拿给孩子穿,大小正合适。”李伦枝说,“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孩子懂事、爱学习,上次考试完回家,她还说将来挣钱,让我住大房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感觉生活有盼头儿。”
认领爱心帮扶任务后,王雪凌承担着给受助孩子购买棉衣、棉裤和棉鞋的重任。从12月25日起,她连续跑了3天,把市区的商场逛了个遍。和她穿的尺码差不多的衣服,她试穿;其他尺码的,她在商场找人试穿。活动当天,看到孩子们穿上得体的衣服、合适的鞋子,她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比较遗憾的是,虽然买的是45码的鞋子,可小恒穿上还是有一点儿小。”王雪凌说,她会和商家联系,看能否从厂家发回来一双46码的鞋子。
关爱温暖着
曾经辍学的小然
14岁的小然是建安区五女店镇大二郎庙村人。
12月29日上午,许昌星火爱心社团和许昌市老年协会的志愿者走进她家,看见小然正和5岁大的弟弟一起玩耍。66岁的奶奶王德荣正在房间里忙碌。
“来,闺女,大家给你买的新棉衣,试试合身不合身!”市老年协会副会长孙嘉明取出一件黑色棉衣,和几位同伴一起给小然穿上。“大小正好,穿上真漂亮!”一位志愿者说。小然高兴得合不拢嘴。
“孙子、孙女真是可怜。他们的妈妈早些年和我的儿子离婚,我的儿子再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平时,我们祖孙仨相依为命。要不是好心人帮助,我们真不知道日子该咋过!”跟志愿者说起家里的困难时,王德荣眼里含着热泪。
今年9月份,在大二郎庙村驻村帮扶的建安区团委干部张宇瀚听村干部说小然辍学半年了。随后,他帮助小然重返学校,并联系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对小然进行帮扶。
了解小然的家庭情况后,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副校长丁玲对小然说,一定要好好读书,绝对不能辍学。初中毕业后,如果不想读高中,她可以到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就读。该校不仅给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学费,毕业后还帮助安排工作。
“好的,阿姨,我一定好好读书!”小然拿出笔和纸,记下了丁玲的手机号码。
离开时,小然拿出她写给爱心志愿者的一封感谢信。她的奶奶王德荣拉住几个人的手依依不舍。(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