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活跃在市区广场、游园的社区文艺志愿者,用眼睛发现美,不仅围绕身边的事创作小品等节目,而且编排将新旧生活进行对比的情景剧。他们自觉围绕重大节日创作节目,弘扬主旋律,抒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这些形式多样的节目,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市民,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
□ 记者 郝晋 王培 文/图
元旦当日,情景剧《白毛女》吸引市民观看
1月1日下午,天气阴冷。
市区文峰游园,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开展庆元旦文艺演出活动。尽管当日气温很低,但现场围满了观看的人。
在当日的演出中,大型情景剧《白毛女》特别引人注目。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团长汪德成说,该情景剧是他们新编排的节目,按照歌剧、舞蹈的形式进行改编,通过旧社会普通农户杨白劳及其家人的遭遇,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增加了抗日、押汉奸游行等情节。故事以把“喜儿”救出为尾声,在演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结束,展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及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特别注重主旋律节目的创作。汪德成说,2015年,他们创作了情景剧《焦裕禄》。这部情景剧分《领袖的赞誉》《灾害的肆虐》《临危赴任》《战天斗地》《人民公仆》《希望的大地》六大篇章,长1小时20分,涵盖朗诵、舞蹈、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该剧编剧、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负责人之一贺东认为,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廉政建设,大家怀念“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编排了情景剧《难忘的岁月》,再现了当年万众一心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景。2016年,他们从延安到井冈山,一路走一路演,策划了“重走红军长征路”大型演出。贺东介绍,他们曾编排情景剧《饺子》,通过“第一年的饺子被地主恶霸抢走,第二年的饺子被鬼子用刺刀挑掉,第三年的饺子被送往前线,第四年终于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的构思,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爱国之情是大家抒发的最朴素情感
2019年12月29日,市区西湖公园,花飘艺术团正在排练模特儿秀。20多名模特儿身穿旗袍有序出场,背景是一面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接着,歌曲《红梅赞》响起,江姐的扮演者登台,表演了《绣红旗》。之后,两个学生模样的演员出场,通过场景的转换,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最后,场景回到现在,表达了大家对祖国的祝福。
该艺术团团长孙嘉明说,节目《红旗飘飘》长约5分钟,是专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编排的。为了更好地呈现节目效果,花飘艺术团的杨爱菊在纸上画出每个人的位置、队形等。
“那段时间,我的脑子里全是这个节目。有时候半夜有灵感了,我赶紧起来写到纸上,怕第二天忘了。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节目守护最美中国红。”杨爱菊说。
“成立之初,我们给自己定位,那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弘扬社会正气。”孙嘉明说,花飘艺术团一直在坚持原创。他们创作的有充满青春气息、赞美新时代的表演唱《赞赞新时代》,有气势恢宏的模特儿秀《中华雅韵》等。
“团员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律师。大家来自许昌的各行各业,平时没事就在一起交流学习,感觉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孙嘉明说,大家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
华夏之声艺术团团长吴如芳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他们排练了舞蹈,包括《八月桂花遍地开》《盼红军》《情深意长》等。
创作节目成常态,群众用心爱许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活跃在市区广场、游园的社区文艺志愿者注重创作文艺节目。他们演出的节目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9年12月31日下午,在榆柳社区活动中心,美西湖艺术团团长尚美红带着队员排练自创节目《蝶儿飞飞》。伴随着《梁祝》的音乐声响起,尚美红和6个队员站在了舞台中央。中国古典音乐配上伦巴舞,柔美不失欢快,既有中国古典音乐因素,又有时尚的伦巴舞元素,真是中西合璧。
尚美红说:“我喜欢中国古典舞蹈的柔美、大气,也喜欢伦巴、爵士、拉丁等舞蹈的欢快。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创作一段舞蹈,将两者融合起来?我们争取在春节前把这个节目呈现给更多的人!”
“竹板慢打走上台,我们四个唱起来……咱们表一表大许昌,全面创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新动态……”这是市老干部大学艺术团团员表演的快板儿《许昌明天更美好》。
市老干部大学艺术团副团长、舞蹈队队长王卡丽说,除了自编自演的音乐快板儿外,他们还编排了以“莲”为元素的《莲韵》,表现“一带一路”的《丝路花雨》等。
韵之声爱心艺术团团长常永硕说,目睹许昌近年来的变化,他和该团成员袁世安、王振彩一起创作了《老两口儿逛莲城》,表达了作为许昌人的喜悦之情。该作品曾荣获魏都区首届网络作品“七个一工程”歌曲类优秀奖。许昌水系连通工程竣工时,他们创作了《水韵莲城福万代》。
许昌金色六零艺术团团长郭瑞全说,该团正在排练一个舞蹈,讲述“爷爷的梦”。
“爷爷”小时候看《木偶奇遇记》,想做小说里面的“木偶”。这个儿时的梦想一直萦绕在“爷爷”的心头。舞蹈中,“爷爷”与一群“木偶”共舞。
莲花湾艺术团团长李素真说,她和团员们正在排练小品《婆媳共唱和谐曲》,讲述婆媳和睦相处的故事。实际生活中,婆媳相处是个难题。
“婆婆也是妈。这个节目讲述了母亲节那天,几个儿媳一块给婆婆选礼物的故事。”李素真说,这个节目以孝道为主题,倡导社会文明与和谐。另外,他们还正在排练《社区里的一天》。
许昌文峰老年艺术团的汪德成说,他们自编自导了情景剧《我和爷爷、奶奶过生日》,讲述了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老年人童心不改,与孩子们一起快乐过节。
他们还创作了《我的家乡在许昌》,表达对许昌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