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为何召开?
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加压奋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推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奋力开创许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营业收入增长18.8%、利润增长21.7%
突出稳定工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8.8%、利润增长21.7%。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大力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和领域,解决各类问题近2500个,68家企业债务风险、担保链问题得到化解。
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实施“1718”投资促进计划,全市17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6亿元。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启动发制品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进出口总值增长13.5%。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市电商交易额增长1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7%。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分别增长9.7%、10.5%
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三大改造”,392个项目纳入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库。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智能电力装备等9个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累计完成投资280.3亿元,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0.5%。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金融业发展规模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增信贷投放254亿元,完成直接融资127亿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持续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297万吨。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完成扶贫项目835个 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848家
精准推进脱贫攻坚。1.7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4%。深入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落实财政扶贫资金5.81亿元,完成扶贫项目835个。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取得实效。
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三散”治理,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848家,全年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60微克/立方米和88微克/立方米,实现了比去年同期双下降,下一步要进一步处理好管控与发展的关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控,着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融资行为。
城乡建设提质增效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受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肯定
深化郑许“六大对接”,郑许市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沿线特色小镇启动谋划建设,忠武路、文峰北路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扎实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345个项目完成投资379亿元,竣工203个。改造老庭院64个、老街道30条、老厂院12个、老市场9个,增加公共停车位近1200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受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肯定。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完成省定15万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67个。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解决农村自来水人口10.5万人、普及率达98.9%,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全市225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客车目标。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累计减税降费25亿元 对德合作落地项目43个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网上可办”和“一网通办”实现率达到100%。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考核评价中排名第四。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累计减税降费25亿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对德合作,累计达成合作协议92个,落地合作项目43个,启动中德(许昌)产业园规划编制,获评“全省对外开放先进省辖市”。提高招商实效,坚持每季度集中招商,新签约项目228个、总投资827.3亿元。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暨“许昌英才计划”表彰大会,拿出8200万元奖励扶持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载体,“许昌英才计划”2.0版发布实施。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的73.6%
全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6%。
保持就业稳定。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成投用中小学190所、幼儿园90所,新增学位16万个。市妇幼保健院暨儿童医院整体迁建、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等项目竣工投用,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达到117元/月。新开工省定棚改项目1228套,基本建成5321套,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集中力量办大事
黄河鲲鹏项目58天建成投产刷新“许昌速度”
全市上下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办妥了一批急事难事、办好了一批好事实事。
郑合、郑万高铁建成投运,许昌“川”字形高铁网建成。全域成为全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中部地区唯一。被列入全国首批7个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河南信息化产业重量级项目“两弹一星”——黄河鲲鹏项目58天建成投产,刷新“许昌速度”。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达434个。火车站站前广场及配套交通枢纽改造建设完成。
一年来,全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全力做好“六稳”工作,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致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