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关注

《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发布

许昌排名全省第二

政治生态良好、产业转型成功、民营经济发达、自然生态和城市形象俱佳

联桥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器元件生产线 资料图片由记者吕正子提供

核心提示

1月8日,由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和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郑州举行。《报告》公布了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我市位居第二。

该报告是如何分析河南省各地市的发展状况的?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的发展有何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我市该做好哪些工作?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曲梓宁

我市跻身 可持续发展第一梯队

《报告》从环境、经济、社会、治理4个维度进行分析

《报告》依托《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2015年至2018年的数据,从环境、经济、社会、治理等4个维度分析了全省18个地市的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较好的城市位于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内。可持续发展排名,前六位的依次是郑州、许昌、洛阳、焦作、鹤壁、漯河。

“许昌紧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借助该实验区的发展,近年来,许昌经济增长迅速,带动了环境、社会的提升。在政府治理方面,许昌积极吸纳沿海城市先进的服务经验!”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曹孜说,根据近4年来的数据分析,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分为3个梯队,许昌与郑州、洛阳、焦作、鹤壁、漯河为第一梯队。

曹孜介绍,在4个维度的比较中,许昌的经济、环境、治理,这3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靠前。

在河南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中,许昌居第二位。曹孜认为,许昌市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较好,整体效率高,良好的营商环境为许昌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发达的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使得许昌市的GDP增长率达到8.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达93.57%,在全省范围内明显占优。规模效益提高了许昌市经济质量的总体水平。

在河南省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和河南省城市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中,许昌均居第四位。一方面,许昌的废水排放总量较小,且在环保支出上投入较大;另一方面,许昌的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比其他地市多。

此外,在河南省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中,我市则处于全省中游,居第十位。“总体来说,许昌的可持续发展均衡度和发展水平,在全省地市中还是比较高的!”曹孜说。

跻身第一梯队,许昌有四项优势

政治生态良好、产业转型成功、民营经济发达、自然生态和城市形象俱佳

“许昌能够跻身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梯队,与其自身优势密不可分!”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及中原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许昌拥有政治生态良好、产业转型成功、民营经济发达、自然生态和城市形象俱佳四项优势。

耿明斋认为,许昌良好的政治生态,保证了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延续,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宽松的条件。2019年年底,黄河鲲鹏项目仅用58天就在许昌建成投产,刷新了“许昌速度”。这是许昌政治生态良好、部门运作高效的明证。

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许昌产业转型较为成功。2019年,许昌大力推进、深入实施“三大改造”,392个项目纳入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库,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同时,许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智能电力装备等9个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累计完成投资280.3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0.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民营经济是许昌经济的支柱。截至2019年9月,许昌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4万户、民营企业5.7万家,贡献了75%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GDP、9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90%以上的就业;超百亿元民营企业5家,森源、黄河等多家企业连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支持企业发展,许昌大力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解决各类问题2500多个,使68家企业的担保链问题得到解决,一大批企业渡过难关、焕发生机。

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方面,多年来,许昌一直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扎实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2019年,345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完成投资379亿元,竣工203个。深入推进“四改一增”,改造老庭院64个、老街道30条、老厂院12个、老市场9个,增加公共停车位近1200个,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南海街、阳光大道等一批“断头路”得到打通,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3万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受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肯定。

许昌未来可着重推进三项工作

积极融入郑州大都市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成绩代表着过去的努力,未来的荣誉还要靠奋斗取得!”耿明斋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许昌可着重推进积极融入郑州大都市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项工作。

“许昌已被纳入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并且是大都市区中目前反应最为热烈、动作最为到位、步伐最为靠前的城市!”耿明斋说,未来,许昌除了加快郑许市域铁路的建设外,还要做好生态建设、快速通道对接,以及打破体制壁垒,与郑州实现全方位的对接。

《报告》显示,许昌的人均科技支出处于全省前列,创新发展力度很大,但在未来仍要加强。耿明斋建议许昌尽可能地多建设高水平院校、引进高水准研究所、吸纳高层次人才,以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此外,耿明斋建议许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事实上,1月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就此三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我市将加快郑许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围绕“一轴双核三区”发展格局,突出产业、交通、生态等“六大对接”,加快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许港产业带建设,争取《许港产业带空间规划》尽快获批,积极承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产业辐射和溢出,推动郑许一体化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我市引导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施一批转型升级创新项目,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昌智能制造中心落地,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同时积极引进创新人才,深入实施第二批“许昌英才计划”,用创新人才的“聚合”为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

我市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使企业家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坚持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建立规范化政企沟通渠道和清欠账款长效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