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晨 通讯员 张莹) 2002年,贾晓超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公安处许昌站派出所。18年来,他默默坚守在许昌火车站,经历着人潮起伏,观察着春运百态。1月10日,2020年春运又将开始。在贾晓超的眼中,春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月7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售票方式多样便捷
2002年,在许昌火车站经历第一次春运时,贾晓超既兴奋又紧张。“那时人特别多,去广州、北京的车乘客很多,一趟就有一两千人;5个售票窗口前人挤人,队伍最长时排到颍昌路上。”今年44岁的贾晓超说,那时,人们需要提前好几天、跑很远的路、起早贪黑排队买票。但人们好不容易买到了车票,也不能确保顺利乘车。所以,经常出现旅客拿着车票挤车门、钻车窗的现象。这时,就需要铁路民警维持秩序。
“随着2010年春运火车票订票电话的开通、2011年春运所有普通火车实现网络售票,以及后来春运网络提前售票等措施的实施,车站扎堆购票的现象消失了。”贾晓超说,现在,车站售票窗口办理的业务多是改签、退票,而且旅客有序乘降,铁路民警的压力减小了很多。
治安环境大大改善
“以前车站的治安环境跟现在没办法比。”贾晓超说,以前,“黄牛”频频扰乱客运市场,尤其是在春运期间,更加肆无忌惮。
“如今就不一样了,经过施工改造,许昌火车站附近建了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并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和疏导管理。整个站区宽敞、整洁、有序,治安环境大大改善。”贾晓超说,从2012年元旦起,全国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许昌火车站同步实行,现在又升级成人脸识别,人、票、证必须一致,给了“黄牛”致命一击。“黄牛”没有利润空间,基本上不见了踪影。“这让我们在春运期间可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保障旅客安全上面。”贾晓超说。
硬件设施不断升级
作为一名在一线坚守18年的铁路民警,贾晓超感慨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原来,市区只有一座火车站,乘客越多,我们就越忙。在宣传反扒、维持秩序时,小喇叭是我们的标配。”贾晓超说,以前一到春运期间,他和同事就要熬夜值班,而现在客流平稳有序。指挥室依据大数据进行研判,能实时调动各岗位进行联勤联动、武装巡逻等。
“车站和车厢内实现了监控全覆盖,这样一来,扒手几乎消失了。”贾晓超说,如今,火车站的安检工作一年比一年严格:原先安检只检查行李,后来人和行李都要过机检。到了2008年,对人除了进行机检外,还增加了手检。“18年来,我在工作中努力做好每个细节,确保旅客平安乘降,心里很有成就感。”贾晓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