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家巷虽不长,却有着传奇故事:北宋宰相寇准第十一代孙曾经居住在那里;小巷里曾有两个名店,一个是蒋介石等名人曾经吃过饭的“万福楼”,另一个是“老许昌”都知道的酱菜铺“三源斋”。
□ 记者 牛志勇 文/图
名相 寇家巷的得名,与北宋宰相寇准后裔有关
寇准第11代孙寇一元的四个儿子在许落户,很多人愿意在这条小巷做生意
1月2日中午,市区寇家巷与古槐街交会处,市民张轩走进燕记焖面馆就餐。“这家饭馆的焖面很多人都知道好吃,但寇家巷啥来历我真不清楚。”张轩笑着说。
寇家巷东西走向,长150多米,西起古槐街,东止南大街。据老人们回忆,这里的老户,有三家姓寇的、两家姓计的、两家姓丁的、两家姓李的、三家姓郭的。此外,还有段、徐、褚、王、万几家。按比例说,此巷寇姓并不多,但为什么叫寇家巷呢?据《寇氏家谱》记载:“寇莱公(寇准)居陕西三原县相礼村,十一世孙寇一元初任苏州刺史,后迁升许昌任职,金兵扰乱,守职寿终。四子未归故里,皆于许下户为民。”由于寇家人在此居住,所以小巷便被称为寇家巷。
明清时期,许昌南大街很繁华。由于寇家巷距南大街近,寇准等又是名人,很多人愿意在这条小巷做生意。茶馆酒肆、杂货铺布满巷子。其中最有名的商家是“三源斋”杂货店和“万福楼”酒菜馆。“万福楼”坐落在寇家巷中段路北,清代硬山式建筑。老板是商界名流牛万青,不但精明能干,而且对业务精通。不管你哪个季节来“万福楼”吃菜,总是让你大饱口福。
名流 达官显贵频频光顾小巷
蒋介石、常香玉曾在“万福楼”就餐
据档案史料记载,“万福楼”的房舍是租计老八的,有十几间,前后配有厢房。主楼建筑为五楹,本漆门扇,镂花窗棂,不但古朴,而且华美。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这里是许昌市的名酒楼。它生意兴隆,顾客盈庭。是时,“万福楼”经常有达官显贵进进出出,更使它增添了一种异样的色彩和气韵。
蒋介石光顾“万福楼”在1929年初冬。是时,正值蒋、冯豫西大战,身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从武汉乘火车来到许昌,视察蒋军布防情况。蒋介石在许昌逗留期间,许昌军政首脑曾在“万福楼”设宴款待他和邵力子、周佛海等人。
1947年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万福楼”设宴请客。关于这次宴请,曾担任许昌牖民社剧团艺术组组长的巩守志曾著文回忆。常香玉是应因创办《许都日报》缺乏资金的社长王植夫邀请,来募捐资金的。“常香玉请‘牖民社’剧团助演说定后,就在寇家巷‘万福楼’请客。客人除了馆长、我和戏曲编辑委员会的绅士委员外,其他就是各界人士。”巩守志回忆,当天常香玉因病没有到场,引起一些人不满,提出“罢演”。第二天,常香玉在“万福楼”重新请客。后来,常香玉在南关三星舞台演出,为《许都日报》募捐了9000多元。
名吃 “三源斋”杂货店“前店后坊”
酱菜、糕点等留住“老许昌”的记忆
“寇家巷幼儿园当年是‘三源斋’所在地!‘三源斋’前店后坊,经营酱菜、糕点、日用杂货。”80多岁的马淑凤介绍,“小时候,我去那里买过咸菜。”她姊妹7人,家中那时经济条件差,每次也就买几分钱的咸菜。数十年后,她依旧记得咸菜的香味。彼时,许昌城还有大兴斋、德源杂货店、五洲杂货店等老店。
许昌县(今建安区)五女店镇人陈如东14岁到“三源斋”当学徒,一直干到1951年。“‘三源斋’门店在寇家巷路南,是租王贵珍家的一处四合院。前临街五开间两层楼房,下层开设门市,上层工人住宿;东西厢房各六间是果作(糕点作坊);后面三开间两层楼房是仓库,靠其东山墙搭建一间伙房。”陈如东在回忆文章中介绍。
“三源斋”在当时数一数二,吸引着人们前来购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源斋”是驰名许昌的点心咸菜铺,独占了许昌三个第一:五香酱菜第一,什锦小菜第一,豆腐乳第一。尤其是它的五香酱菜、豆腐乳,声誉很高,食之者必到三源斋。当时,许昌城有这样的俗语:“雪里红,莫出城;五香菜,三源斋。”
据1993年出版的《许昌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三源斋”讲究质量,享有盛名。“三源斋”还生产卖麯高粱醋,每年农历五月,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凑足40人,天一亮放一挂炮,院子内就开始为做麦麯忙碌了起来。和料和踩麯都是由手艺娴熟、经验丰富的师傅上阵完成。
“三源斋”还设有果作,规模比酱作小一些,但是品种花色很多,风味独特。马蹄酥、白皮等都有,其中月饼是果作生产量最大的节日糕点。
1944年,日军侵犯许昌。为了守护店铺和自身安全,工人们在“三源斋”酱菜院内挖了地洞,在两间屋子下方修建了地下室。后来,市区西大街也有过一家“三源斋”,随着时间推移消失了。
新闻连连看
武术名家陈固安
曾在寇家巷教拳
有一位生于河北邢台的拳师,是许昌传播武式太极拳的第一人;他拳术精湛,精通琴、棋、书、画,在当时的武林界留有“南郝北陈”之说;他技惊四座,75岁那年大幅拳照被登载于《武林》杂志封面;他亲手创编《武式太极拳新架》《太极棍》等专著,丰富和发展了武式太极拳的拳理、拳势。他就是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固安。
许昌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牛国平1966年小学毕业,当时社会上崇尚武学的风气还很浓。1979年,他正式拜在陈固安老师门下,学习武式太极拳。在牛国平的记忆里,陈固安老师当时已经非常有名,找他学习武术的人很多。陈固安在寇家巷、南顺河街教授武术,每次来都会住几个月再回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