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便民

魏都区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试点项目

养老大礼包:吃饭有“专场”,洗澡三块五

常文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浴前体检。 记者 肖涛 摄

记者 代玺 肖涛

核心提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爱老、敬老是涉及每个家庭、建设和谐幸福许昌的大事情。

近日,魏都区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试点项目,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这个实在的惠老项目开展得如何?我市是如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日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走访。

暖胃又暖心,老人家门口享口福

周一至周五可在助餐点内集中就餐

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民以食为天”,对于独居、无子女、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来说,助餐是最大的需求。魏都区今年大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就近享受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

81岁的陈国昌和78岁的老伴儿徐改芝都是许继集团的退休职工。他们的子女虽然在本市工作,但是由于平日忙于工作,难以分身照顾他们。许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了陈国昌和徐改芝老两口儿的活动室。陈国昌在家里觉得无聊的时候,就会到日间照料中心坐坐,和老伙伴们下下棋、聊聊天儿。助餐点设在许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后,更加方便了和他们一样的社区老年人。

“今天你来早了。每天下午4点多,馒头就送来了。一块钱4个,手工馒头可好吃了!”1月10日中午,徐改芝老人笑着向记者介绍,许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助餐点后,目前已经开始配送晚餐面点,有杂粮馒头、花卷、包子等,每天一个品种,而且价格低、口感好。社区的老年人每天都在这里排起长队。

“目前,我们在加紧筹备助餐点配餐服务工作。申领助餐卡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菜品、采购、价格等方案还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预计正月十五正式运营。”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许继社区主任范学正告诉记者。1月10日,记者在魏都区许继社区、文峰社区、七一社区的助餐点看到,就餐室、配菜间、空调、消毒柜、消毒餐具等硬件设施已经准备齐全,还有休息椅、棋牌、电视等设施。老年人就餐后可以在助餐点内休闲娱乐。

据了解,魏都区老年人助餐服务项目是魏都区民政局落实魏都区委、区政府“民生365”工程的要求,打造魏都区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圈,依托具备条件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内有助餐需求、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的专业养老服务项目。该项目实施后,每周一至周五将在助餐点内提供集中就餐服务,供应餐具、打包用具,还可以送餐入户。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可以提前一天预订。预订成功后,老年人在约定时间持卡到站点管理人员处刷卡、人脸识别以后,就可以取餐。

方便又舒心,老人洗澡只需三块五

助浴点有专人提供体检、助浴等整套服务

今年63岁的张根宝家住市区八一路。2018年,因为腿脚酸疼,张根宝被迫拄起拐杖。因为这样,张根宝被浴池拒之门外。

“家门口的浴池,无论是老板还是搓澡师傅都认识我,但看见我拄着拐杖,就不让我进了。他们总说我一个人不安全,出了事他们无法承担责任。”回想起最近两年的经历,张根宝就一肚子气,“冬天在家洗澡冷,自己去浴池又不让进,洗个澡咋这么难?”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老年人有着和张根宝一样的烦恼。在市区多个浴池,记者看见墙上贴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需要在家人的陪同下方可进入”等标语。“浴池内温度较高,又比较闷,一些老年人泡澡时血压升高,可能会出问题。我们宁愿谢绝一位顾客,也不愿承担风险。”市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浴池老板告诉记者。

不过,魏都区近日传来好消息。该区启动了助浴服务,老年人洗澡不再难。

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魏都区助浴服务试点之一、位于市区许继大道与向阳路交会处附近的许昌樊沟安泰之家颐养院(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一走进该颐养院,记者就看到81岁的常文华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量血压、测心率,进行浴前体检。“我十几年前就被浴池拒之门外了,只能在家洗澡。我住在华佗路原6911工厂家属院。因为没有暖气,每次洗澡,我都要先把屋里的空调打开。浴室内除了浴霸外,我还要放个电暖器。我洗十几分钟后就冲进开着电热毯的被窝儿,不然非感冒不可。”常文华竖着大拇指称赞,“魏都区开展的这项助浴服务太好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许昌樊沟安泰之家颐养院助浴点。记者看到小小的浴室内除了铺有防滑地板外,还配备了无障碍卫浴扶手、淋浴椅、助浴床等设施,一次能容纳六七位老年人洗浴。此外,浴室的更衣室里还设置了理发室,可免费为老年人修剪头发。

“我们从1月2日起,每周二至周五提供助浴服务。周边老年人只需持魏都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卡,提前一天预约,即可来我们这里洗浴,每次3.5元。老年人只需带上换洗衣服,洗浴用品由助浴点提供。”许昌樊沟安泰之家颐养院院长助理樊琪告诉记者,老年人只要走进助浴点,就会有专人提供浴前体检、浴中助浴、浴后观察一整套服务。截至目前,该助浴点已为50余人次提供服务。

我市积极探索,全力打造“许昌模式”7个助餐点和8个助浴点成为试点

“魏都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并以每年5000人的数量快速增长。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近年来,魏都区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魏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1月2日,魏都区举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试点项目启动仪式,7个助餐点和8个助浴点成为试点。

此次试点项目中的7个助餐点设在建安社区、七一社区、许继社区、文峰社区、南关社区、裴山庙社区和新村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8个助浴点设在五一路街道办事处、西关街道办事处、七里店街道办事处、灞陵街道办事处、西大街道办事处、魏北街道办事处、新兴街道办事处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许昌市老年公寓。凡有魏都区户籍且在当地实际居住、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到指定的助餐点、助浴点向项目承接方提出申请、办理魏都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卡后,就可享受低于市场价格、卫生便利、高效专业的助餐、助浴服务。

魏都区推行的助餐、助浴服务,只是我市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总人口有49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9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8%。许昌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首批试点城市。“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先后印发了《加强农村非五保困难老人养老的实施意见(试行)》《许昌市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王伟芳告诉记者,我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打造“许昌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以科技信息平台为纽带,有机融合“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三种养老服务形式,逐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位的养老需求,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提供经验。近年来,市区已建成“三位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2个,均已正常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所农村敬老院发展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2个,正在全方位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