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增瑞 通讯员 艾书星
古城村因位于汉魏许都故城遗址范围内而得名。
2019年12月28日,记者一进入古城村,就看到路口立着一块高大的景观石,上面写有“古城村”3个大字。街道两侧的墙上绘着三国时期的人物,有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怒目圆睁的张飞、羽扇纶巾的诸葛亮,还有远眺的曹操。
“双城”堆叠处的村落
“我们村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许都故城遗址范围内,其中,著名的三国文化景点毓秀台就在我们村。”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程军照说,市文物考古专家称,古城村位于许国故城、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双城”堆叠处。“目前,市文物部门正在进行调查勘探。在不久的将来,汉魏许都故城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我们也算是住在皇城根儿的人!”说到这儿,村民的言语中多了几分荣耀和自豪。
近年来,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古城村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民风,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请许昌学院的大学生在村里主街道两侧的墙上绘制了三国人物,营造出浓厚的三国历史文化氛围。在2019年建安区第二季度美丽乡村观摩时,参加观摩的代表对该村的建设赞誉有加。
党建做抓手,村容村貌变
“程军照在古城村干了近30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党员干部个儿顶个儿。”古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慧臣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程军照说,该村有64名党员,其中退伍军人近20人、大学生6人。在工作中,古城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每月5日的主题党日请老党员讲党史、党规、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他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到实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该村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每年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会,听取各界代表和群众的意见。
2018年以来,古城村利用扶贫资金200余万元,先后修建主干道近3公里,美化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村民自己管”,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借助开发,古城将有大发展
因党建工作有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2005年,程军照先后被许昌市委、原许昌县委评为“农村小康建设功臣”。2004年与2008年,古城村党支部先后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和优秀基层党支部。
“程书记党性意识强,办事公平、公正、公开。他不仅为村里建设拿钱,还发动其他人为村里发展出力。”古城村妇联主任徐凤莲说,古城村党支部用良好的党风引领村风民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18年,建安区扶贫办向该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红利。村里扶持许昌市名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安排贫困户和困难户就业。该公司每年给古城村8%的红利,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村容村貌。
“如今,我市文物部门考古人员正在对汉魏许都故城进行调查勘探。随后,汉魏许都故城遗址有望被打造成三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这将为古城村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下一步,我们要借助汉魏许都故城遗址的开发建设,从旅游等方面做好产业对接,为农民增收再发力。”程军照对古城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战斗堡垒强 村子发展好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想要做好,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
古城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广大群众的好口碑和获得的各项荣誉,都说明该村有一个团结能干、坚强有力的党支部,有一支敢打头阵、不惧困难的党员队伍。
一个村庄想要快速发展,关键看该村有没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有没有一心为民谋事、干事的“领头羊”。在这方面,古城村的“领头羊”做得很好。程军照带领党员干部,有谋划,有行动,使村子有了很大发展,群众生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