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沐浴党恩焕新生 一支画笔绘幸福

本报讯 (记者 毛迎 陈晨) “四海叔能写会画,如今在我们这儿是家喻户晓的名人。”1月14日,记者在鄢陵县大马镇任营社区了解到,“四海叔”是该社区二组居民马四海,两三年以前他们家是贫困户。

“这面墙上的宣传标语是我前几天写的。”当日,在任营社区热心人的指引下,记者在社区附近的一条大道旁见到了65岁的马四海。他个头儿不高,精神矍铄,只是听力稍差。

马四海说,2014年的一天,他的儿子突发疾病离开人世,儿媳因精神受挫不知去向,给他和老伴儿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孙女。“我的老伴儿当时悲伤至极,导致精神失常,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我的身上。”

“那段时间,我像丢了魂,浑浑噩噩地靠把家里一切值点儿钱的东西卖掉度日,根本没想到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马四海说,破电视、破手机都被他卖了。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们家最终沦为贫困户。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马四海告诉记者,2016年,他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享受到多项扶贫政策。

在帮扶人员的建议和帮助下,马四海重拾信心,拿起丢下已久的画笔,搞起文化墙创作,以画宣传画、写宣传标语挣钱。

“2018年以来,我先后到大马镇各村及相邻乡镇画宣传画、写宣传标语,镇里、村里的干部多次和我联系,帮我介绍活儿。”马四海说,通过努力,他的收入开始增加,家里的生活逐渐好转。

后来,他受邀加入许昌佳荷壁画队,经常到襄城县、长葛市、禹州市等地画文化墙。如今,他每个月的务工收入不低于2000元。

“我自立自强,靠画文化墙走出困境的事迹受到了大家的肯定,被评为鄢陵县脱贫攻坚‘最美贫困户’。”马四海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能忘党恩,他永远都忘不了党和政府,以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马四海说,他希望利用书画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孝老爱亲,促进和谐发展,传播社会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先扶志,帮困不帮懒。我今后会加倍努力,不等不靠,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丰硕的果实,用辛勤的劳动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富裕,同大家一起步入小康社会!”采访即将结束时,马四海说,他的两个孙女一个6岁、一个10岁。他教育她们从小爱党爱国,多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报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