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志勇
当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1月11日、12日,在我市举办的2020中国·许昌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不少与会嘉宾认为“互联网+”“智能+”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并为整个实体经济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日前,许昌实验中学组建了以杭州学军中学拔尖创新中心主任、全国名家徐先友为带头人的信息学工作室。为何要组建这样的名师工作室?什么是信息学奥赛?孩子们啥时间学比较合适?就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2019年12月23日,许昌实验中学一间会议室内,在我市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等的见证下,4名教师参加了拜师仪式。徐先友成为许昌实验中学老师向华、潘子良、欧阳伟峰、丁丽娅的老师。当日,该校还举行了“全国名家徐先友信息学工作室”揭牌仪式。
徐先友是信息学奥赛方面的“钻石教练”。他培养的学生在各级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中频频夺冠,考入国内外一流高校。据了解,该工作室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构建专业成才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基于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用研究,促进全市信息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据了解,“五大学科竞赛”之一的信息学奥赛主要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编程和上机调试实践能力。不过,根据教育部2018年公布的《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比赛须进行申报和审核,不得与升学挂钩。
“信息学奥赛与文化课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参加信息学奥赛,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徐先友认为,人工智能的社会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必将引领未来。培养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年青一代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和培育自己的创造能力。
“大家学习信息学不只是为了参加竞赛,还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许昌实验中学信息学老师认为,从长远看,孩子们加强对信息学的学习有利于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能更好地适应“智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