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型口罩才是最好的。”“多戴几层口罩更有效。”“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换新口罩。”……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杂乱信息,你可能更加一头雾水。《生命时报》结合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为你解读口罩的推荐类型和使用原则,解答你对口罩的所有疑问。
口罩有佩戴原则
日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规范了佩戴口罩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内容如下。
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要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指南》特别指出:有呼吸道基础疾病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关于口罩的更换频率及处理方法,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4类口罩各有适用人群
有些人盲目购买N95型口罩,认为只有这种口罩才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本次《指南》共推荐了4种口罩类型,并列明了适用对象。
从防护效果来看: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儿童在佩戴前,需要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若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