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刊

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早日让黄河鲲鹏品牌叫响全国

黄河鲲鹏产业基地一角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利辉 摄

本报讯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利辉) 2月19日,在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技术人员娴熟操作,机器人精准作业,一台台造型美观、安装有“鲲鹏”芯片和“欧拉”操作系统的Huanghe牌台式机“走”下生产线。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力争早日让黄河鲲鹏品牌叫响全国。

产能已经恢复到60%

“从2月10日开始,我们的两条生产线陆续复工复产,产能已经恢复到60%。”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钊介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他们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仅用58天时间,实现从选址、建设到首批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下线,刷新河南实体企业落地纪录,更将带动许昌的高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文青说,黄河鲲鹏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由此“诞生”的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华为集团,“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围绕打造鲲鹏产业生态,目前已建成30万级无尘生产车间和10万级关键物料储存仓,拥有年产7.5万台服务器和4.8万台PC机的生产线,产品已经通过3C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

“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在先。”王贤钊说,为确保安全,返厂员工戴口罩、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公司,且每隔两小时对厂区进行消毒。该公司还实行了分工序上班制度,员工中午都吃盒饭,且人与人的距离在1米之外,减少人员聚集。

企业按时复工复产,离不开政府部门细致的服务举措。企业复工复产前一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利用大数据对企业员工情况进行摸排筛查,并派出“首席服务员”驻厂帮扶,协调企业所需的防疫物资。

让郑文青难忘的是,近段时间,省长尹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先后到该公司调研,对该公司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疫情防控措施怎样落实”“当前发展中还有什么困难”……2月14日下午,省长尹弘赶赴黄河鲲鹏产业基地,查看黄河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线,问得很细。得知该公司正在抢抓机遇加快打造鲲鹏生态系统,他说:“利用好市场手段,一步一步来,希望你们越办越好,为河南数字经济发展助力!”

“各级政府要当好‘服务员’,我要当你们的‘第一服务员’。”常务副省长黄强在调研时提出,黄河鲲鹏要围绕“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让全世界有第二种选择”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定位,在市场大潮中拼搏奋进。

将按照华为标准加快发展

“黄河鲲鹏将按照华为标准,以质量体系认证为契机,建设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大质量体系。”郑文青说,他们将学习、借鉴华为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标准,并邀请华为的专家现场进行质量指导,建立IT系统,以信息化规范企业运营及质量把控。

目前,黄河鲲鹏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09亩,标准化生产车间面积达9万平方米,研发孵化大楼总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拥有专家公寓320套、员工宿舍970套。按照发展计划,黄河鲲鹏产业基地将新增两条服务器生产线(2×15万台/年)、两条PC机生产线(2×35万台/年)、一条平板机生产线(20万台/年)。目前,两条PC机生产线已完成设备订购,3月底设备全部进场,4月中下旬完成安装和调试,5月投产。

“3年内,我们将达到年产30万台服务器、500万台PC机的规模。”郑文青说,“我们要用‘许昌效率’为鲲鹏插上腾飞之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