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郝晋 文/图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居民选择网购,很多超市提供了送货上门服务,但一些老旧小区因没有明确的名字或门牌,导致快递小哥送包裹时颇费周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小区借助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或在居民的协商下给小区取名并悬挂门牌,让生活更方便。
那么,无名小区命名并悬挂新门牌有哪些讲究?3月25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李军丽解答读者的几点疑问。
个别老旧小区
悬挂了“新门牌”
市区湖滨路与华佗路交会处向南约20米路西,是原市五中家属院。随着市五中与其他学校合并,该家属院成为无主管庭院。
在该庭院居住的热心居民翟移民义务管理小区已有8年。“小区只有大门没有门牌,亲朋好友来访。或邮寄快递都非常不方便。”魏都区西湖社区党委书记寇苣平说,在征得大多数居民同意后,翟移民给小区取了个新名字——“五中佳苑”,并制作了一个牌子固定在小区大门上方。
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翡翠社区辖区内,在建安区三高对面有一个无主管庭院,一栋楼墙面上的“建筑工程竣工标志牌”上显示最初是由“枪杆刘居委会”建设的。在周边区域,多个小区均是如此。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翡翠社区在征求居民意见后,给小区制作一个“昭通小区”的门牌悬挂在小区入口处。
许由街道办事处文翰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强冉说,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该社区有4个老旧小区悬挂了新门牌,原来的万利达服装厂家属院悬挂了“万利达小区”的牌子。
在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位于西湖北街的原区委、区政府家属院在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提升改造中,分别悬挂了“区委25号院”“西湖北街22号院”的新门牌。
记者注意到,随着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和庭院居民自治,个别没有醒目门牌的小区开始悬挂新门牌,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老旧小区悬挂新门牌
命名有讲究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居民选择网购,不少超市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市区部分老旧小区因为缺失醒目的门牌,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不便。
老旧小区悬挂醒目门牌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需求。那么,小区名称或小区门牌在命名上有什么规则可依?3月25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李军丽表示,目前,我市在地名命名方面主要遵循2013年10月15日开始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
“《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尊重地名的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李军丽说,在小区命名方面,居民应注意尽量保留小区承载的原有文化,在名称上不能与其他小区存在重名等现象。另外,小区名称应具有明晰的辨别性,具有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不能单独使用通名或将通名叠加使用。比如,上文提到的“五中佳苑”,专名是“五中”,通名是“佳苑”。仅用“佳苑”,很容易与其他小区产生混淆。
由此可见,没有具体名称的老旧小区或者没有悬挂明显门牌的小区,在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提升改造或居民自行悬挂门牌时,均需要慎重考虑,不能随意命名或更换名称。
命名地名
应到民政部门备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市区部分老旧小区缺失醒目的门牌或小区名称会涉及地名命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部分农村社区在修整村内道路后,也开始给道路命名。建安区张潘镇城角徐村新修了8.7公里长的水泥路,不同的街道有“政通路”“迎宾路”“致富路”“百花路”等路牌。实际上,农村街道有名称的并不多,随着经济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发展,农村街道命名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针对城市而言,根据《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一些新建项目在规划时就对地名进行了确认。”李军丽说,对于个别商品住宅小区,现实中存在开发商擅自更换报备名称的现象。针对个别新建住宅小区的命名乱象,我市多次开展过专项整治活动。
李军丽提醒,根据《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地名命名应当遵循以下几点规定:(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名字、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作地名;(三)同一县(市、区)内的乡、镇名称,同一乡、镇内的自然村名称,同一城市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道路(街、巷)、公园、公共广场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四)专业设施名称应当与所在地名称相一致;(五)用字准确、规范,避免使用生僻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文字;(六)地名应当包括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不得单独使用通名作为地名,地名中的通名不得叠加使用;(七)城市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道路(街、巷)应当按照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的要求予以命名。
“需要命名的老旧小区,相关人员可以到许昌市民之家民政窗口进行咨询和办理备案。”李军丽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