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非典”这场战斗中,许昌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胜利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疫情零扩散”的目标,在全国抗击“非典”疫情战役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凡是打不倒我们的,必会让我们更强大。”17年后的今天,我市医疗卫生领域,无论是硬件建设、制度建设还是科研力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取得胜利,四名确诊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
科学宣传,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作为市非典型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襄城县出现“非典”确诊病例后,段天林在襄城县人民医院隔离区待了将近一个月。“救治病患,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只有医护人员不受感染,才能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段天林说,“当时,有一个护士进入隔离区三天后开始发烧,我们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还好是虚惊一场,最后确认她只是因受凉而感冒。此外,有一个‘非典’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消化道出血。经过治疗,患者的出血被止住,咳嗽、发烧等症状也逐步好转并消失。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56岁的段天林说,当时与他一起走进“非典”隔离区的还有市中医院医生张少华。“鄢陵、长葛、禹州……哪里有发热病人,我们就奔向哪里。针对病人症状,制订诊疗方案。”张少华说,“由于要跟发热病人直接接触,我们每天都是‘全副武装’,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十分重要。张少华说,当时,有个“非典”患者高烧不退,后来发现是缺钾导致的。对症治疗后,病人便退烧了。“当时一心想着如何救治病人,处于一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状态,根本没有害怕的感觉。”
在省、市、县各级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截至2003年6月1日,我市4名“非典”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过长时间的朝夕相处,“非典”治愈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至今,最后两名康复‘非典’患者出院的场景,我仍历历在目。那天,我给他们献完花后,他们突然朝我们跪了下去,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流下了泪水。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我仍然十分感动。”许红说,“今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毫不犹豫地请缨参与救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两次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我感觉挺自豪的。”
2003年8月16日,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全国“非典”疫情得到遏制。至此,我市“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疫情零扩散”的目标圆满实现。
除了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外,公众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这与社会对公众健康的重视和疾控部门等单位对疾控知识的宣传不无关系。
“早睡早起身体好,补充营养不可少。”……如今,行走在许昌游园、广场,随处可见健康知识宣传栏和条幅。
“疾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争,市民只有掌握更多疾控知识并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从事疾病防控工作20多年的唐丽红说,正因为如此,“非典”过后,他们除了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外,还加大了对疾控知识的科普力度。“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从1月20日下午就开始通过公众号、印制宣传页等渠道进行宣传,并和各媒体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提供权威防控知识,增强市民防范意识,引导群众采取正确防护措施。”
“疾病防控需要群防群控,现在,疫情报告网络已经逐步完善。相信有了政府引导、市民参与,我们一定能够经受住每一场考验,打赢疫情阻击战。”俎炳灿说。
快速发展,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时光飞逝,转眼间,时间来到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市医疗、疾控等部门积极应对,救治、防控工作有条不紊。
“这与我们曾经历‘非典’不无关系。”段天林说,“‘非典’过后的17年,我市医疗疾控部门的硬件建设、医疗技术和人才储备都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2008年的手足口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还是2013年的H7N9禽流感,我市医疗疾控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均能做到沉着应对、防控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段天林说,2003年,定点医院的隔离区大多是临时改建的。如今,市中心医院等建设了标准化的感染大楼,发热区、污染区等区域划分明晰。“我在襄城县人民医院参与救治‘非典’病人时,身上穿的是连夜赶制的棉质防护服。每天7时30分和16时30分,我们两次用传真机向县、市、省相关部门报告病人情况。现在,我们有了高质量的防护服,需要讨论疑难病例时,能够与外地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除了这些硬件方面的改变外,我市的人才储备力量也得到了很大加强。“我们的医疗力量尤其是呼吸重症和综合重症这方面的力量越来越强,有许多高素质人才。所以,面对此次疫情,我们才显得从容不迫。”
在俎炳灿看来,“非典”不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堂社会公共卫生课;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更是一个机会。他说,“非典”之前,疾控观念尚在树立之中,疾控信息网络未完全建立,人员和技术设备配备也不完善;“非典”之后,政府对疾控中心的功能开始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如今,我市已经建立了具有一流水准、反应灵敏、统一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起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疫大堤”,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闻连连看
相比其他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特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非典”、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是有共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是病毒性感染的一种。病毒必须有一个细胞养着它才能生存。
目前,病毒疾病总体来讲没有特效药,现在大部分病毒疾病都需要对症支持治疗,只有少数的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疾病。丙型肝炎是现在唯一能够通过抗病毒药治好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相比,传染性相对强。从致病性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比流感重、比“非典”轻。目前,相较于“非典”、流感,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时间初步看好像比较长,病毒排毒时间也相对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