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147个“爱心驿站”情暖户外劳动者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这段时间天冷,我们带的早饭都在这里用微波炉加热后再吃,特别方便。”3月30日,在市区古槐街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里,环卫工人李素丽对这个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爱心驿站”赞不绝口。

户外劳动者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群体。他们当中不仅有为城市建设甘洒汗水的建筑工人、让我们畅享交通的交警、方便市民生活的快递小哥,而且有打扫城市卫生的环卫工人。

他们日夜奔波在大街小巷,维持着城市的运行,哪怕是面对疫情,也无怨无悔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地服务着每一位市民。但是,户外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特殊,在就餐、饮水、临时休息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便。

为了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这些问题,让户外劳动者切身感受到工会组织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许昌市总工会联合环卫、金融、医药、通信等部门,因地制宜建起了“爱心驿站”,配备冰箱、彩电、饮水机、微波炉、雨伞、图书等,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饭可加热、累可歇脚”的地方。

为确保“爱心驿站”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许昌市各级工会按照“六有标准”(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可查),不断加大“爱心驿站”规范化建设力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许昌市各级工会共投入160多万元,联合社会力量建成“爱心驿站”147个,受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