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张岳飞
近两年,散布在游园、社区、学校附近等地的智慧阅读空间被广大市民熟知。它们被誉为“城市书房”,满足了人们读书、学习的需求,成为“书香许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智慧阅读空间服务数据出炉
4月2日,记者从市图书馆获悉,2019年智慧阅读空间服务数据出炉,城区32个智慧阅读空间的图书总借还量为361724册次,总办证量为2000本,人员总流通量为1341920人次。
其中,建安区三高站的图书借还量和办证量都位居第一。人员流通量最多的智慧阅读空间是春秋广场站,流通量达74222人次;其次是建安区三高站,流通量为74105人次。
我市打造“15分钟阅读圈”
2017年9月10日,坐落在东城区科技广场东南角的智慧阅读空间正式建成,成为我市第一个集自助办证、自助借还、电子图书借阅、学雷锋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智慧阅读服务平台。
智慧阅读空间吸引了众多市民好奇的目光。市民凭身份证、借阅证或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进入。舒适的室内环境、种类丰富的纸质图书……智慧阅读空间给市民业余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受到了众多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2017年年底,我市在中心城区陆续建成12个智慧阅读空间。2018年,我市新建了18个智慧阅读空间。加上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智慧阅读空间许财站、位于曹魏古城南大街蘭巴克概念书店二楼的兰晶·古城阅读空间,城区共计投用32个“城市书房”,打造了“15分钟阅读圈”:市民不管在哪个小区,步行10—15分钟就可到达智慧阅读空间。
32个通透、整洁、温馨的透明“城市书房”就像磁场,强力吸引着周边喜爱读书的市民前往体验。
服务数据与投用时间等有关
在闹市街头,在游园广场,在公共服务场所,32个漂亮别致、亮晶晶的“城市书房”满足了市民的求知需求,唤醒了都市人沉睡的“阅读因子”。全市人均阅读量明显增加。
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区32个智慧阅读空间的人员总流通量为134万余人次,图书总借还量超过36万册次。
“上座率”排行前三位的智慧阅读空间分别是春秋广场站、建安区三高站、许昌高中站。图书借还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建安区三高站、科技广场站、许继花园站。办证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建安区三高站、许继花园站、科技广场站。
许昌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员流通量、借还量和办证量与智慧阅读空间建成投用的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