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心情故事

这样的婆婆该如何相处?

我的丈夫是单亲家庭,婆婆一手把他养大。婚后,我和婆婆的关系一直不睦。有了女儿以后,婆媳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婆婆什么事都想插手,丈夫尽管有时候不乐意,但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身心俱疲。

倾诉人:苗媛 女 32岁

采访时间:2020年4月1日

采访人:记者 张莉莉

苗媛自述:

1性格孤僻的婆婆

从我和小涛谈恋爱时说起吧。我和小涛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他在一家企业工作,比我大6岁,外型俊朗,说话比较斯文。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特别好。交往了1个多月,小涛带我去他家做客。我发现未来的婆婆是个瘦小的老太太,不苟言笑。她看见我,一点儿高兴劲儿都没有,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声招呼,就进厨房做饭了。小涛跟我解释说:“我妈性格有点儿内向,不爱说话,你不要介意。”

那天中午吃的是米饭,老太太炒了一荤一素两个菜,荤菜是青椒炒肉丝,素菜是青菜炒豆腐。吃饭时,她拿着筷子,指指盘子对我说:“吃吧。”然后,她再没有和我说过话。小涛给我夹菜,他妈则一个劲儿地给小涛夹菜。直至小涛说“妈,我自己来”,她才停住。

送我回家的路上,小涛告诉我,他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妈一手把他拉扯大,受过很多苦。小涛希望我是个懂事的女孩子,婚后能和他母亲一起生活。我同情他的遭遇,理解其母的不易,对如此孝顺的小涛刮目相看,便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2爱“吃醋”的婆婆

新婚后不后,一次和邻居闲聊,对方提醒我,我的婆婆不太好相处,和左邻右舍都不来往,见人也不爱搭理。“她比较挑剔,听说之前小涛谈过几个女朋友,你婆婆一个都没相中。”

婆婆和我们住在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里。头一年,我和婆婆相安无事,只是我总感觉婆婆对待小涛仍像对待没长大的小孩子一样。比如,小涛晚上和朋友们聚餐,我和婆婆在家,她坐卧不宁,不停地看表,催促我给小涛打电话叫他快点儿回家,不要喝酒。如果小涛超过21时还没有回来,婆婆会跑到小区大门口翘首等待。再比如,小涛感冒了,婆婆总是急慌慌地催着小涛去医院看病。小涛不肯去,婆婆就跑到药店把各种各样的感冒药买回来,连带开水一起递到小涛面前,像哄小孩儿似的说:“吃吧,吃了就好了。”有一次,我在一旁看不过去,就对她说:“妈,小涛又不是小孩儿,他能照顾自己。”婆婆不满地瞪着我说:“你这个人不知道关心、体贴丈夫。小涛生病了你不管不问,还好意思说这话?”小涛对他妈的这些举动好像早已习惯,显得心安理得。

小涛对我好,婆婆会“吃醋”。小涛进厨房给我做我喜欢吃的拉条,婆婆过去就吵他:“你出去看电视!一个大男人钻到厨房给老婆做饭也不嫌丢人?你记住,做饭、洗衣服是女人干的活儿!”还有一回,小涛拿个挖耳勺叫我给他掏耳朵,被婆婆瞅见了。她怒气冲冲地走过来斥责我:“掏什么掏,手没轻没重的,给我儿子掏聋了咋弄?”我和小涛一下子胀红了脸,尴尬极了。

3自私任性的婆婆

婚后第一个正月初二,我们要回娘家走亲戚。我老家的规矩是婚后第一年走亲戚女儿、女婿要带半扇猪肉。我给小涛说了,小涛答应了。然后,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肉店订了半扇猪肉。我婆婆知道了,斥责我心里只想着娘家人。她说:“回娘家串亲戚,割一块二三十斤的猪肉就行了,没见过买半扇猪的,这是哪儿的臭规距呀?”我气坏了,对她说:“头一年就兴这规距,以后正月初二就是空着手去都行!再说,花的又不是你的钱,你心疼什么?”这下子把婆婆惹毛了,整整一个春节都没给我好脸色。

小涛曾告诉我,他小时候,生父看望他,他妈总是言辞拒绝,直到生父病逝前父子俩才匆匆见了一面。“我从小缺少父爱,我爸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哭得很伤心,说他非常想我,曾经多次在学校门口偷偷地看我妈接我回家。我觉得我妈在这方面做得很过分,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女儿出生后,婆婆嫌弃她是个女孩子,勉强把我们娘俩伺候满月就找借口回农村老家了,一走就是5个月。直到我休完产假要上班,小涛说尽好话才把她“请”了回来。

因为养育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婆媳之间矛盾不断。有一次,因为给孩子先喂水还是先喂饭,我俩又说不到一起了。她把碗“啪”地摔到地板上,把孩子都吓哭了。我生气地说:“你看你这么大年纪了,火气还这么大,是不是所有的事都得依着你,你心里才痛快?”她大哭大闹起来,说我不尊重老人,又打电话把小涛叫了回来,跟小涛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小涛一听我跟他妈顶嘴,甚至“训斥”他妈,冲动之下拉住我就打。婆婆叉着腰站在一边助威,我女儿在床上哇哇大哭。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我冲出门去,婆婆、小涛都没有阻拦。我在外面转悠到天黑,也没人给我打电话。我只好到好朋友家借宿。到了半夜,乳房胀得又硬又疼,奶水直往外溢,想着不满1岁的女儿在家嗷嗷待哺,我害怕把乳汁憋回去,凌晨1时又厚着脸皮回了家。进了卧室,小涛从被窝里抬起头看了看我,说:“你不是要走吗?还回来干什么!”我没理他,只管抱起女儿喂奶,眼泪却不听话地流了下来。

4难以相处的婆婆

这件事发生后,对我身心刺激很大。我对婆婆和丈夫产生了隔阂与怨恨。一家人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别别扭扭地过着日子。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尽管小心翼翼,仍免不了发生摩擦。特别是因为女儿的喂养和教育问题,我和婆婆分歧很大,但我尽量按照她的意思办。即便如此,婆婆仍然不时在我丈夫面前告我的状。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梳头,女儿走到我身边和我说话,婆婆大声喊我女儿出去,说:“妞妞,快点儿出来,当心你妈妈的头发掉到你脸上,脏死了!”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她的话里有嫌弃我的意思。

由于婆媳不睦,小涛对我颇有微词,年底发了奖金都交给他妈,也不告诉我。

2018年,小涛把他生父留给他的那栋老房子卖掉,又添了些钱购置了一套新房。婆婆一个人住原来那套,我们一家三口搬到了新房,距离也不远。和婆婆分开过,我感觉婆媳矛盾一下子没有了,我和丈夫的关系改善了很多。

临近春节,婆婆打电话抱怨房间太冷,小涛给她买了空调、电热毯。她又说一个人住害怕,要求小涛去陪她过年。小涛让我带着女儿也去婆婆那里,婆婆不同意我去,我也不愿意去。就这样,那个春节,小涛带着女儿在婆婆那儿过,我一个人在新房子里过。2019年春节,婆婆又想这样,我坚决不同意。小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他陪着我和女儿过了腊月三十,正月初一去了他妈家。即便如此,他在婆婆眼里是个没出息的儿子,在我眼里是个唯唯诺诺的“巨婴”。

今年9月份,我的女儿就该上小学了。婆婆的住处离学校比较近,小涛给我做工作想让我们搬去和婆婆住,以方便接送女儿。我一想到和她相处的种种不愉快就后背发冷,本能地抗拒。往后日子还长,我该如何与这样的婆婆相处?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婆媳关系是婚姻关系、血缘联系结合下的特殊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缺乏稳定性和密切性,如果处理得好,婆媳各自“爱屋及乌”——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关系就会融洽;如果处理不好,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着十分重要的润滑作用。作为情感纽带,他需要引导和帮助婆媳俩开展思想沟通。一旦婆媳之间出现矛盾,儿子要起到疏导的作用。

尽管婆婆在性格和言行上有很多问题,苗媛作为晚辈也要对其多一些尊重与谅解,少一些抱怨和计较,多和丈夫沟通,以宽大的胸襟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