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王家兴) 在网上出售游戏装备,遇到网站客服要求交纳“保证金”。你觉得这是个陷阱吗?4月8日,记者从魏都区人民法院了解到,两名外地大学生利用二手交易平台,冒充客服,以交纳“保证金”为由进行网络诈骗。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二人诈骗22人,涉案金额20798.82元。魏都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二人均被处以罚金人民币5万元。
文某、黄某均为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2016年,还在上高中的文某曾与同学一起冒充客服诈骗他人被抓,后被取保候审。上了大学,文某为了还网贷,顺便弄些零花钱,便萌生了“重操旧业”的心思。文某找到既是同班同学又是老乡的黄某商量诈骗事宜,二人一拍即合。
2018年9月份,文某、黄某预谋后,决定进行分工合作:文某在QQ群购买QQ号和咸鱼网站账户,物色作案对象,以买方的身份提出购买对方的游戏装备,并将对方的QQ号码要过来。之后,黄某“登场”。黄某冒充咸鱼网站的客服向被害人发送邮件,虚构有人已购买被害人出售的游戏装备,以让被害人交纳“保证金”的方式实施诈骗。等“保证金”到手后,二人将被害人拉黑,平分赃款。邮件中的链接为黄某制作的模仿咸鱼客服的聊天界面。因为出售游戏装备的卖家一般年龄都不大,防范意识不强,所以二人屡屡得手。截至2019年4月两人被警方抓获归案时,已有22人落入他们设置的圈套。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文某、黄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网络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两名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刑法有关规定,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审理此案的法官提醒大家,在网上购物或出售商品时,看到“保证金”“退款”“返钱”一类的字眼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客服进行核实。如的确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进行操作,不要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不要在不明来历的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当遇到诈骗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