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种新潮的健身方式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花样蹦床。在一个圆形的小蹦床上,人们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弹跳。为保证安全,初学者可以在蹦床前面装一个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熟练后能玩出各种花样。
也许有人以为这种健身方式只适合年轻人,但今天记者给大家介绍一名46岁的运动爱好者。她把蹦床玩出了数百种花样,还经常发抖音,有一条视频的点击量甚至超过10万,点赞、留言者众多。她就是吕娟,一名酷爱运动和音乐的“潮妈”。
第一次看到花样蹦床便喜爱有加
“你别看这个蹦床不大,蹦一会儿便会汗流浃背。”4月3日下午,在中央公园,刚从蹦床上下来的的吕娟气喘吁吁地说。
46岁的吕娟身高1.6米左右,姣好的面容上总是挂着微笑。她喜欢跳舞和打非洲鼓,闲暇之余还教别人打非洲鼓,生活多姿多彩。“我是一个爱动的人,不服老,流行啥我就玩啥。为了更好地呈现打鼓的现场效果,春节前我专门梳了‘脏脏辫’。”说着,吕娟哈哈大笑起来。
说起学习花样蹦床,吕娟称非常偶然。春节的时候,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家足不出户,运动惯了的吕娟总是想着法儿地锻炼身体。一天闲来无事,吕娟拿出手机翻看抖音,突然看到一个运动达人玩花样蹦床的视频。这个人在小小的蹦床上变着花样弹跳,每一个弹跳都踏着动感的舞点,弹跳的同时还搭配有舞蹈动作,真的太帅了。小小的蹦床既不占地方,又不会给楼下的邻居造成困扰。
吕娟一下子就爱上了花样蹦床,马上下单在网上购买。“刚开始玩花样蹦床的时候,我不得要领,蹦一会儿就头晕目眩,还以为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呢!”吕娟说。
后来,她在网上搜索别人玩花样蹦床的视频,发现自己的跳法和他们不太一样:她是直上直下地跳,还扶着扶手;别人则是弓着身子跳,双腿有力,上身自然放松。她每次看完别人玩花样蹦床的视频,就摸索着学习,觉得不对了再停下来继续看视频。
不到一周的时间,吕娟就把花样蹦床的玩法掌握得差不多了,蹦床前的扶手也去掉了。锻炼时,她还搭配一些舞蹈动作,效果特别好。
花样蹦床玩得熟,抖音播放量超10万
“这个蹦床虽然小,但想在它上面游刃有余地弹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吕娟笑着说。
据吕娟介绍,花样蹦床的使用要领是:首先,身体向前倾,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其次,双腿弯曲,用腹部以下发力,不要直上直下地跳,否则会觉得头晕,不好掌握平衡;最后,头不要左右摇摆,手臂自然摆动最好,要利用蹦床的弹性让身体自然地弹跳起来。她提醒喜欢玩花样蹦床的市民:这项运动有点儿剧烈,初学者可以在蹦床前安装一个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
吕娟不光蹦床玩出的花样多,而且抖音玩得很熟练。其中,有一条视频的播放量超过了10万。吕娟是一个愿意花心思去做好每一件事的人。今年元宵节的时候,由于不能外出,她和家人制作了许多灯笼,各种造型都有。然后,他们将灯笼挂在了墙上。
布置完毕后,一家人换上新年的盛装,扶老携幼参观灯笼,不出门便过了一个别具风格的元宵节。这一过程被她拍成抖音后,播放量超过10万,点赞、留言者众多。网友“王大小姐”留言道:“看哭了,好有爱的一家人。”
吕娟的婆婆张爱花提起儿媳,直竖大拇指:“吕娟特别孝顺,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拍抖音,也得让我露个脸。”
学员众多,深受喜爱
张敬尧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儿,之前一直跟着吕娟学习打非洲鼓。春节的时候,张敬尧的妈妈在抖音上看到吕娟玩花样蹦床视频,立马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个。
“花样蹦床锻炼特别适合我。我在家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上网课。”张敬尧说。
据孩子的妈妈介绍,张敬尧学习蹦床没多久便瘦了二三公斤,孩子在吕娟的教导下把花样蹦床玩得越来越好。“很感谢吕老师,孩子跟她学习很开心。去年8月,敬尧参加鼓友天下全国非洲鼓比赛,拿了一等奖。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指导。”
吕娟的学生可不止张敬尧一个,还有很多。其中,吕媛媛在2010年与吕娟结缘,并成为好姐妹。
“那时候,我们都喜欢跳舞。我跳男步,她跳女步。吕娟的性格大大咧咧的,久而久之,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吕媛媛说,“后来,我们一起打非洲鼓,有了自己的非洲鼓团队,经常演出。最近,吕娟学会了花样蹦床,姐妹们都争相跟她学呢!”
记者了解到,吕娟和她的姐妹们还是一群很有爱心的人。去年六一儿童节,她们走入蓝天特殊教育学校,不但给孩子们买了生活用品,还带着非洲鼓给孩子们表演节目,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跳舞,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不仅走入特殊教育学校,我们还走近老人,在广场、游园演出,把温暖带给更多的人。”吕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