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新闻深三度

我市3.7万名医护人员坚守在“疫线”

勇担当 医护人员共谱战歌

疫情防控期间,专门运送病例检测样本的“快递员”责任重大、工作忙碌。记者 黄增瑞 摄

1月31日,建安区梨园转盘附近,医务人员为过往市民量体温。 记者 牛书培 摄

人们说,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疫情之下,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就是那束最亮的光。

此次战“疫”,我市3.7万名医护人员“逆向而行”。他们肩背行囊,告别年迈的父母,泪别孩子爱人,舍小家为大家,勇敢地奔赴抗击疫情最前沿;放弃休息时间,不讲条件、不怕危险,默默坚守大后方,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记者 张铮

无畏“逆行” 3.7万名白衣天使演绎人间真爱

抗击疫情期间,全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全部取消2020年春节休假,3.7万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刘沛是2个孩子的妈妈,小儿子只有2岁多。说到孩子时,一向坚强的她哽咽着说:“我也想儿子,但这种事总要有人去做。现在,更需要我的是患者。”

医生赵宜不久前在隔离病区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他的生日愿望简单而真挚:“希望这场疫情赶快过去。”

护士樊颖是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党员。为到隔离病区工作,她忍痛提前给孩子断奶。她含着眼泪和家人告别,头也不回地踏上了抗击疫情的征程。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全市医务工作者无畏“逆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扛牢卫生防治第一责任,实施疫情防控“归零作战”,以实际行动践行白衣战士的责任和情怀,演绎了人间大爱!

坚守岗位,一个多月没回家

许昌市中心医院感染隔离病区是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最近的地方。

作为治疗组组长,史广超从1月23日进入隔离病区,一个多月没有回家,每天走进隔离病房查房、调整治疗方案,时刻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进入隔离病房前,他的防护装备要全面升级:戴防护口罩、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护目镜、鞋套、手套等。这套装备戴好最快需要三四分钟,脱下则需要七八分钟。

“我们并不孤独。在我们背后,是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史广超说。

同样忘我工作的还有襄城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隔离病区专家组成员闫雪琴。

17年前,闫雪琴参加了抗击非典工作。今年,她义无反顾地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虽然家和医院只有一墙之隔,但自1月21日起,闫雪琴连续12天没有回家,吃住全部在隔离病区。“回家不放心,还是待在病区里心里踏实。”她说,“压力还是有的,每天都在紧张与忙碌中度过,力争做到不漏查一例、不漏诊一例,让患者早日出院。”

抢占先机,分秒必争吹响“冲锋号”

“面对疫情,一定要早做打算,不打无准备之仗。分秒必争,才能够抢占疫情防控先机。”这是许昌市中心医院党委达成的共识。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艳的红指印、一句句主动请战的铮铮誓言,让人肃然起敬,令人动容。据统计,该院共有1459人摁下红指印,递交请战书,其中共产党员有413人。

该院各科室微信群里也充满了请战的声音:“先从我这样没孩子的人开始吧,他们几个人的孩子都还小。”“孩子断奶了,我时刻准备着。”“紧急关头,党员先行,我先去蹚路。”

很快,许昌市中心医院建立起医疗和护理第一、第二、第三梯队,为救治工作稳步开展提供了保障。该院疾控科主任连文彩说,他们还将防控关口前移,把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移至医院大门口,对所有进院群众测量体温并详细记录,将发热和有疑似传染病接触史的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按流程检查诊断,必要时进行就地隔离,以减少医患交叉感染。

做好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许昌市中心医院筑牢了战“疫”必胜的防线。

收治许昌首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许昌首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治愈许昌首名重症患者,收治许昌2/3以上确诊患者,没有发生院内感染事件……这些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许昌市中心医院交出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