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好大一棵树

水磨河村“老槐爷”,护村守民二百载

□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孙江锋

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的老槐树 记者 吕正子 摄

好大一棵树

第78期

树种:槐树

树龄:200多年

地址: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

“亲爱的老屋,不大的窗户,阳光洒进来,告诉我日落日出。门外的小树,是爱的礼物,你挑了一天的花布,来装饰我们的窗户……”19年前,水木年华用平实的歌词为听众勾勒出一座温馨的老屋。

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也有一个农家院子。这里也有阳光、老屋,不过“挑了一天花布”的不是小树,而是一棵200余岁的槐树。它见证了水磨河村的沧桑变化,是当地人的“心灵老家”。

老树被尊为“老槐爷”

4月4日下午,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水磨河村南大街东侧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里,伫立着一棵老槐树。它那苍老、粗壮的树干虽然有些倾斜,但顽强地挺立着。树干上皲裂的树皮仿佛在诉说着沧桑。

“谁也说不清楚‘老槐爷’有多大岁数。这么多年,没有感觉到它有什么变化。”38岁的院子主人韩根磊说,水磨河村居民对这棵老槐树十分熟悉,亲切地称它为“老槐爷”。听老辈人讲,这棵老槐树至少有200年历史。

20世纪70年代前,水磨河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名叫小南街。这棵老槐树就矗立在小南街的西侧。

老槐树的树干有两抱粗,满是沟壑的树皮似盔甲般坚硬。老槐树有10多米高,树冠巨大,把整个小院都遮住了。“现在,它的枝条光秃秃的。到了夏天,它好看着呢!”韩根磊说,每到夏天,翠绿的树冠像一把大伞,为人们遮住炙热的阳光。邻居们都爱到他家串门,坐在树下纳凉。

老槐树主干靠下的位置有一道伤痕。这是怎么形成的?原来,旧时水磨河村的道路狭窄,来来往往的铁轱辘车难免碰到路边的老槐树,久而久之形成了伤痕。

过去,老槐树是鸟类的乐园,数不清的小鸟在上边繁衍生息。老槐树枝繁叶茂,麻雀、斑鸠、布谷鸟和喜鹊等一飞到树上便不见了踪影。

神奇老树,庇护村民

老槐树原本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根又粗又长的分枝:朝南的分枝长10多米,直径30厘米;朝北的分枝长约17米,直径35厘米;朝东的分枝长约12米,直径30厘米;朝西的分枝长约7米,直径近30厘米。由于年深日久、风雨侵蚀,这4根分枝有的已经掉落,有的只剩下长2米左右的枯枝。韩根磊回忆道:“朝北的分枝太长了,是最早掉落的。它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掉,没有从根处一下子掉下来,否则会砸到房子。”

说起这几根分枝掉落的事情,韩根磊的神情严肃起来:“这树跟人一样,是有‘灵性’的。这棵老槐树身上发生过很多神奇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老槐树朝西的分枝枯死后掉落。当时,老槐树下有好几个人,如果直接掉落肯定砸到人。然而,这根枯枝像是被人托着一样慢慢落下,并顺势靠在了一旁的墙上。从开始掉落到靠在墙上的10多秒,老槐树下的几个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老槐树好像有意保护树下的人,让他们很惊讶。

以前每逢春节,有人将贡品放在老槐树前,并将红布条绑在树枝上,希望老槐树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老树生病,期待保护

1978年,水磨河村规划了新村落,原来的小南街变成了宅基地。几经辗转,“老槐爷”落户到韩根磊家的院子里。

“‘老槐爷’和我们一起生活已经几十年了,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韩根磊说。

或许是“年龄”大了,“老槐爷”生了病,每到夏天都会生腻虫。有时,腻虫的分泌物弄得满院子黏糊糊的。韩根磊曾采取刷白漆等方式保护“老槐爷”,但效果不明显。他希望相关部门给“老槐爷”治病,让它更长久地和水磨河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