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代玺 通讯员 付晓娜) “俺家在前聂村,离这儿不远。我搬到这个联养点有十几天了。这里管理等方面都可规范,一天三顿热馍、热菜,衣裳有人洗,我还能跟一些老伙计聊天儿。党的政策确实好,在这里生活真幸福。”4月11日,在襄城县湛北乡后聂村居村联养点,说起自己最近的生活,低保户程遂岭脸上乐开了花。
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生活方式,既能与乡里乡亲聊家常,又能享受田园特有的清静……近日,后聂村居村联养点投入使用,让该村及周边11个行政村不愿离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
走进后聂村居村联养点,记者看到整齐划一的标准宿舍宽敞明亮,里面装有空调;活动室、厨房、洗澡间、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间和厨房的外墙上还安装了一排安全扶手,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行走;小菜园里,青翠的蒜苗焕发出勃勃生机;老人有的在院内晒太阳、聊天儿,有的在房间内进行娱乐活动,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据了解,后聂村居村联养点是湛北乡继古庄村居村联养点成功运营后,于今年3月底建成的第二个居村联养点,主要接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
该居村联养点由后聂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志投资50万元,将废弃的火车站职工宿舍整修后改建而成,可接纳后聂村及周边11个行政村的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
后聂村包村干部朱帅军告诉记者,在农村,很多特困老人没有孩子,一个人生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不愿离开自己的村子到稍远的乡镇养老院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湛北乡先后建成古庄村和后聂村两个居村联养点,就近集中供养他们,让他们衣食无忧、颐养天年。
“古庄村和后聂村居村联养点的成功运营,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善居村联养点老人的生活,尽一切努力让他们吃好、住好。”朱帅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