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八旬老汉养羊增收,脱贫路上自强不息

□ 记者 毛迎

4月春光明媚,鄢陵县大马镇作为远近闻名的花木名镇,花农在广袤的田野里修剪、栽植花木的场景随处可见。大马镇伏村王社区82岁的王金台也闲不住,每天骑着三轮车出门捡树枝、摘树叶、割草……然后拉回满满一车青饲料。“这些别人不要的树叶和野草可以用来喂羊。我干不了太重的活儿,养一些家禽、家畜也能致富。”王金台说。

王金台独自生活多年,因患有慢性病,生活比较贫困。2016年11月,他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帮我解决了低保,办了新农合、人身意外险。镇卫生院免费为我体检,安排家庭签约医生。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给我修整院子,建起羊圈、鸡舍。这些扶贫政策太贴心了,我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站在自家整洁的小院里,王金台对记者细数享受到的一项项扶贫政策。

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王金台非常勤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有手有脚,自己能干的事情不想麻烦别人。”根据王金台的家庭情况及其个人意愿,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帮助他发展养殖业,在王金台家院子的一侧建起了羊圈、鸡舍。最多的时候,他养了10只羊、20多只鸡。王金台利用空闲骑着三轮车到地里捡树枝,用鲜嫩的枝叶喂羊,节省了饲料钱;把比较粗壮的树枝卖给木材厂,换点儿零花钱。他养的鸡下了蛋,自己吃不完,也都换成零花钱。靠饲养家禽、家畜,王金台增加了收入,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他说,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感觉很自豪。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必须依靠内生动力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大马镇政府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采取多种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贫困户进行“志智双扶”。该镇开展了政策宣讲,认真跟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然后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并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

“王金台老人已经80多岁了,总是说不干点儿什么心里着急。大马镇花木资源丰富,他喜欢骑着三轮车出门捡树枝,通过养鸡、养羊增加收入。自食其力让他觉得很自豪,也更有干劲儿。”王金台的帮扶责任人田晓红说。田晓红经常到王金台家里看望他,给他送一些生活用品。王金台说,田晓红就像他的亲闺女。

如今,王金台已经顺利脱贫。“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踏实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王金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