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培 通讯员 贾燕燕) “这一片西瓜苗绿油油的,多喜人!是党的扶贫政策让我脱了贫、致了富。我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用实际行动感谢党。”4月14日,正在西瓜大棚里忙活的李志峰说。
李志峰是襄城县颍阳镇洪村寺村人,两个儿子先天性失明。他给孩子看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几万元外债,生活一度陷入贫困。经过洪村寺村“两委”、洪村寺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留军及颍阳镇政府的审核,2017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襄城县司法局的仲红艳作为李志峰的帮扶人,对他提供帮扶。
根据扶贫政策,洪村寺村“两委”给李志峰的妻子葛雪艳和两个孩子申请了低保,每人每月190元。鉴于其两个儿子失明,颍阳镇和洪村寺村给他们申请了教育补贴,并专门在李志峰家里修了无障碍通道。
接着,颍阳镇还给葛雪艳提供了公益岗位,让其做保洁员,解决其生活难题。洪村寺村“两委”和仲红艳不断鼓励李志峰做一些小生意,让他尝试利用空闲推销有机小米、手工粉条、石磨面粉,以增加家庭收入。
经过两年的帮扶,李志峰家庭状况慢慢好起来,手里也有了余钱。去年,李志峰家人均收入达到8900元,顺利脱了贫。
脱贫后的李志峰脑子越来越活。“是党的扶贫政策让我脱了贫。我要好好干,带领更多人脱贫!”李志峰说。今年年初,李志峰看到有人通过种植西瓜致富的信息后,动起了种植大棚西瓜的心思。为此,洪村寺村“两委”专门给李志峰申请了5000元产业扶贫补贴。
随后,占地4.5亩的5个西瓜大棚建起来了。种植西瓜不比种植麦子、大豆,要想西瓜味道甜、产量高,技术是关键。用多厚的薄膜合适、室内怎么控温……这些问题一度难倒了李志峰。仲红艳知道后,主动联系农业专家前来指导,还买了很多有关西瓜种植的书交给李志峰。慢慢地,大棚温度、湿度、光照时间,李志峰都能自己调节了。
尝到甜头后,李志峰钻研技术的劲头更足了。他指着大棚里的滴灌设备自豪地说:“你看,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滴灌设备,一个大棚成本只要400元,水管一开就不用管了,不仅节水,而且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当记者问这5个大棚今年能挣多少钱时,李志峰伸出了两根手指:“2万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如今,李志峰腰板儿挺得笔直,走路虎虎生风,葛雪艳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只要肯干、肯努力,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没有党的扶贫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脱贫后,我想入党,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李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