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闻深三度

栽下梧桐引凤来 落户许昌逢其时

华为鲲鹏标志 资料图片

产业基础坚实

许昌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工业竞争力居河南省第3位,工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在河南省内制造业基础十分坚实

配套能力强大

许昌重点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拥有电子信息企业50多家、装备制造领域专业技术工人4万余人,还拥有3所高等院校、40余所职业专科学校,每年输出产业技术工人1万余人

交通优势明显

许昌是郑州大都市区次中心城市,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境内有3条高铁线、5座高铁站、4条高速公路,公交化运营的郑许市域铁路正加快建设,在全省的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4月15日,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黄河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基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的技术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一台台经过装配、质检等工序的“Huanghe”PC机整装待发。

2019年12月30日,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投产暨首批产品交付。来到许昌的华为中国区智能计算机业务部总裁万志难掩兴奋,直言“许昌好”:“我们的项目从选址、建设到投产,仅用58天。华为在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项目投产都没有这么快的速度。这里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更有信心。” 记者 王利辉

黄河鲲鹏项目 为何选择落户许昌?

“选择河南,选择许昌,我相信没有错,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到许昌实地考察黄河鲲鹏项目建设情况后,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侯金龙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众多城市中,黄河鲲鹏项目能够花落许昌,首先,在于省委、省政府对许昌关心、支持;其次,在于许昌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最后,在于许昌在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交通区位、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许昌与华为公司 是第一次接触吗?

黄河鲲鹏项目花落许昌,并不是许昌与华为公司第一次接触。事实上,许昌与华为公司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7年,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双方签订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华为(许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落地,目前正在智慧城市、平安建设、5G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许继集团、北邮许昌基地等企业、科研机构,多年来也与华为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许昌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致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行政审批事项在河南省最少,“放管服”改革始终走在河南省前列。在2019年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中,许昌的营商环境在所有省辖市中居第1位,吸引了包括华为公司、联想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

可以说,在黄河鲲鹏计算产业发展方面,许昌有基础、有优势,更有克难攻坚、攻城拔寨的勇气和韧劲,必将推动黄河鲲鹏扶摇直上!

黄河鲲鹏计算产业

给许昌带来哪些机遇?

“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谁能抓住新兴重点产业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市发改委主任彭占亭介绍,在全市今年谋划的186个重点项目中,黄河鲲鹏生产基地项目、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项目占比超过50%。

在1月初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以产业为重点,加快打造“智造之都”。2020年,全市将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1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特别是要围绕重点新兴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培育6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许昌已投资6000万元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北邮许昌基地,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

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钊介绍,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30万级无尘生产车间和10万级关键物料储存仓,拥有年产5万台服务器和4.8万台PC机的生产线。目前,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3.58万平方米的黄河鲲鹏生产基地新厂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2020年,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将形成年产“Huanghe”服务器35万台、PC机75万台、平板电脑20万台的能力。

“鲲鹏潜伏黄河中,等待扶摇九万里。”黄河鲲鹏生产基地落户许昌,是许昌作为郑州大都市区次中心城市,实现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大机遇,必将催生更强的创新能力,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多许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