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闻深三度

“鲲鹏”花落许职院先行先试当样板

“牵手”华为,共建鲲鹏产业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许职院)鲲鹏产业学院揭开“红盖头”,意味着全国第二个鲲鹏产业学院落户许昌。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全省产业学院建设标杆,加快构建黄河鲲鹏产业链,为“智造之都”建设增添新动力。公式 记者 王利辉 通讯员 汪浩

鲲鹏产业学院,有啥建设目标?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打造“鲲鹏生态圈”

在历史的坐标轴上,在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有时看似波澜不惊的一次“牵手”,却是城市产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月31日10时许,许职院鲲鹏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许职院图书馆广场隆重举行。

发展鲲鹏计算产业是国家自主创新、“振芯铸魂”的大事,也是河南面向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要事。作为鲲鹏产业的本土品牌,2019年12月29日,首批安装鲲鹏芯片的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在许昌投产。

此次由许职院、黄河科技集团创新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鲲鹏产业学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高校与高端企业的全面对接与融合,培养基于鲲鹏云平台的软件适配、迁移和开发人才,为河南鲲鹏生态产业布局厚植优势。

许职院将携手黄河科技集团创新有限公司,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打造面向高校教育的“鲲鹏生态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我市将在信息化安全可控替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ICT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

“鲲鹏产业学院的成立,是许昌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大事,是高校和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迈出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一步。先行先试的许职院要把鲲鹏产业学院建成全省的样板。”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水潮说。

“牵手”知名企业

许职院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有着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可以培育面向未来的鲲鹏产业人才

“鲲鹏产业学院的落地,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许职院党委书记袁海涛的话语里充满信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文峰在发言中说,许职院鲲鹏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是许昌推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黄河鲲鹏产业链的具体行动。

长期以来,许昌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速度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在发展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把产教融合作为重要抓手,把支持许职院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产学研对接、共建共享人才队伍等举措,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与许昌产业发展有机对接,推动形成校地深度合作的良好局面。鲲鹏产业学院的成立,既是许职院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国内一流职业院校的大事,也是许昌华为鲲鹏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昌被打造成华为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销售基地,对技术、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鲲鹏产业学院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为何鲲鹏产业学院花落许昌?许职院为何成为黄河科技集团创新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

一方面,缘于许职院的实力。作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排头兵,许职院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院校,有着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

另一方面,在于地利之便。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在许昌建设和生产,为许职院培育面向未来的鲲鹏产业人才提供了舞台。未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与许职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完善、核心技术领先、应用场景丰富的鲲鹏产业高地。

鲲鹏产业学院如何落地扎根?

实现“产学研协同,教学做融通”,积极融入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

记者注意到,2月19日,由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与平顶山学院合作打造的鲲鹏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鲲鹏产业学院。

连同此次揭牌的许职院鲲鹏产业学院在内,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有两所鲲鹏产业学院花落中原。这意味着华为公司着眼长远,开始为包括黄河鲲鹏项目在内的整个鲲鹏计算产业储备人才。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也是优先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支撑。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关键是人才。

据介绍,鲲鹏产业学院将由华为云鲲鹏人才培养专家提供服务,把华为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文化融入学校发展。以许职院为例,将从人才

培养、专业共建、师资培训、招生就业等方面全力谋划,真正实现“产学研协同,教学做融通”,积极融入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科技研发平台、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

按照许职院三年制培养方式,预计2到3年之后,当黄河鲲鹏产业生态逐步成熟时,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成为重要的人才支撑,特别是将成为许昌黄河鲲鹏产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