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代玺
“假如之前有人问我是否愿意一个人待在一个经常停电、停水、缺流量、信号不好、不说汉语的地方,我的答案肯定是不可能,因为我无法想象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怎样生活。现在我就身处其中,庆幸自己适应得还不错!”4月21日,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的非洲尼日利亚,许昌姑娘王晓佳乐观地说。
克服艰苦条件
快速适应当地生活
赴非洲尼日利亚之前,王晓佳是我市魏都区实验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她只身远赴尼日利亚的情况,魏都区实验学校书记、校长孙旭东深有感触:“去年,为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和教育援外工作,教育部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直属教育机构下发了向国外教育单位派出汉语教师的文件。王晓佳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也想为中国的汉推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毅然报考了非洲。王晓佳符合教育部的遴选要求和国外岗位聘用条件。她通过国家汉办举行的选拔面试后,按照要求于2019年年底远赴非洲,任教两学年。”
“转眼间来这里近4个月了。没来尼日利亚之前,我知道的所有讯息来自网络和朋友的描述。刚到这里时,听当地人说英语,我觉得自己好像学了假英语。”4月21日,王晓佳笑着告诉记者。从不适应到与当地人沟通无障碍,她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她说,她现在的英语水平飞速提升,回国后能够更好地教学生英语口语。
王晓佳现在任教的学校是尼日利亚苏莱贾的一所私立学校——拉哈玛学校。该校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式私立学校。她一周有10节课,带2个小学班和6个初中班。“我来之前也知道非洲条件艰苦,但到了之后更加吃惊。停水、停电是常事,我住的地方是学校安排的旅馆,现在每天晚上有三四个小时供电。”王晓佳告诉记者,她买了几只桶应对停水问题,但是这里常年都是38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天气,停电更难熬。而且,当地由于经济落后,手机流量收费较高,100元人民币15G流量,所以当地人都很节约使用流量。
比自然条件更加艰难的状况是生病。“这边蚊虫很多,疟疾很严重,我已经得过一次疟疾,滋味很不好受。”王晓佳说,除了病痛外,还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前段时间,她的脚因意外严重受伤,却不想因此耽误学生学习,于是坚持带伤上课。在拉哈玛学校,她从未缺席过一节课。王晓佳深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如果能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日后回到国内在课堂上一定能做得更好。
带领非洲学生
获得歌舞比赛一等奖
王晓佳告诉记者,尼日利亚的学生非常活泼,课堂上喜欢手舞足蹈,一节课总是轻松愉悦地就过去了。上班伊始,拉哈玛学校领导告诉王晓佳,一月份在首都阿布贾有一场歌舞比赛,有12所学校参赛,过去两年间拉哈玛学校从未获奖。该校是唯一一所有中国老师的学校,校方向她表达了想要获奖的迫切愿望和期待。
当时距离比赛只有两周时间,还面临临时换歌曲的突发状况,这个重任让王晓佳倍感压力。在这段时间里,王晓佳回家提前备课,在学校上完课就忙着帮学生排练,给他们纠音。她说:“非洲的孩子对于歌舞极有天赋,学习能力特别强。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她的学生们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凭借参赛的中文歌曲《你会爱我到什么时候》得了一等奖和一台50英寸大彩电的奖品!“至今难忘学生领奖时激动到流泪的画面,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更令我兴奋的是这次得奖让我受到了大使馆的表扬。那时,我告诫自己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再创佳绩!”王晓佳高兴地说。
放下小木棍
做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是呀,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用一颗热情的心,把无微不至的关爱送到每位孩子的身边,以真挚的情感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是王晓佳写在日记本里的一段话。
作为一名尼日利亚的汉语老师,她牢记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包容对待这里的孩子。在这里,学生调皮捣乱时,老师可以拿一根小木棍敲学生。王晓佳也有一根小木棍,却从来不用。她说:“小木棍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日常教具,但是象征着跨国的爱,代表着孩子光明的未来,我需要慎重使用。”
王晓佳会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中文歌曲,放映中文短视频,模仿表演中国功夫,讲解茶文化,介绍中尼两国文化差异等方式推广中国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汉语,爱上中国文化。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日渐浓厚,并且期待长大后去中国上大学。有一个孩子说以后要去王晓佳上的大学读书,令她颇为感动。
目前,非洲也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王晓佳说,当地人防疫意识普遍不强,很多人不戴口罩,也不知道怎么正确戴口罩。针对这个情况,她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演示怎样正确戴口罩、用消毒液洗手,同时向他们普及一些防疫知识。她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
记者问她想家吗?王晓佳说:“我也思念着祖国的花花草草,思念着国内的亲朋好友、领导和同事。这里一般11月份会放长假,我可以回家一次,不过现在当地的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国际机场也停运了,所以不一定能回去。目前,这里已经停课了,新闻播报说准备通过电视从早到晚上课,但现在还没有开始。学校等着政府出台政策后决定下一步如何实施教学工作。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做好中非文化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