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第80期
树种:黄连木
树龄:900多年
地址:长葛市石固镇合寨李村
合寨李村是长葛市石固镇祥符梁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石固镇北部。合寨李村北部的麦田里耸立着一棵巨大的黄连木,据说树龄超过900年。树下的村庄繁衍生息,流传着许多故事。 栽种于宋哲宗至宋徽宗年间
4月23日,记者一行驱车从长葛市石固镇向北行驶3公里便来到了合寨李村。长葛市林业部门的资料显示,合寨李村的黄连木栽种于宋哲宗至宋徽宗年间,也就是公元1085年至公元1125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合寨李村北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中耸立着一棵巨大的黄连木。“这棵树的年龄比合寨李村的历史还要长。俺村最大的姓是李姓。李姓人是700多年前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的。这棵树的年龄比这还要早200多年!”村民李怀珍说。
20世纪70年代,合寨李村在组织村民开垦村东南方的荒地时挖出一座古墓。后来,许昌市文物局组织人员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合寨李村李姓家族的祖坟在村东北方。李怀珍由此推算这座古墓是李姓人迁来前居住在这里的先民的,那棵古树是先民栽的。“应该是宋徽宗年间栽的。栽这棵树的时候,俺村说不定还不叫合寨李村。”李怀珍说。
古树被唤作“神树”
这棵古树被唤作“神树”,不少传说由此而生。相传合寨李村曾有一个顽童,爬到树顶对着树干撒了一泡尿。下树后不到半月,这个孩子的眼睛就无缘无故地瞎了。
古树周边的土地早已被开垦成农田。这些田地曾遭遇多次火灾,最近100年间就遭遇了10多次,唯独这棵古树周围没一点儿火苗。此后,“神树”被传得更加神乎其神。
在将近1000年的岁月里,中原大地饱受战乱之苦,这棵古树也多次枯萎。“枯木逢春发新芽。”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霜雨雪,这棵古树都顽强地发出新芽,愈发枝繁叶茂。
“我小时候,这棵古树长得非常繁茂,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树林。”李怀珍回忆说,“当时我在坡胡上中学,民居都比较矮,周边几公里就数这棵树长得高,离五六公里就能看到这棵树!”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这棵顽强生长了近千年的古树再次枯萎,曾经高耸入云的树梢已成枯木。
可喜的是,大概从2013年开始,这棵人们以为已枯死的古树又发出了新芽。站在古树下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苍劲古拙的树干上发出了新枝,长出了新叶。这棵静静守护村子近千年的古树又一次迎来了涅槃。
合寨李村曾被称为“小太康”
正如这棵古树多次枯死都艰难重生一样,合寨李村村民总能用双手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很久以前,石固镇的银器加工很有名,合寨李村村民便学着制作银器。没几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银器,合寨李村因此有“小太康”的美誉。1949年以前,周口是河南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太康是豫东地区银器制作最发达的地区。“小太康”的美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寨李村银器制作的规模。
当时,合寨李村的银器生产是家族式的。“周边的村子有庙会的时候,家族的长辈提前组织工匠集中生产,然后拿到庙会上卖。生产的时候,整条街都是敲锤子的声音。”村民李正有说。
当时,开封一带是北方文玩交易中心,大量仿古文物出现在市场上,其中不乏合寨李村匠人的作品。“有个叫李廷举的,做仿古文物是一绝,在家里做好了拿到开封卖。”李正有说。
站在古树下,聆听微风拂过树叶和麦田发出的沙沙声,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触碰不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