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红雨迎来了结婚7周年纪念日。7年的婚姻生活里,他们有争吵,也有苦恼。随着孩子的到来,两个人选择了共同成长,找到了婚姻幸福的“密码”。红雨在她的微信签名里写道:“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所以,她想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对老公说:“谢谢你选择了我。”
倾诉人:红雨 女 33岁
采访时间:2020年4月23日
采访人:记者 张铮
红雨自述:
多年后,不期而遇
我和丈夫郝军是初中同学。那时候,我的成绩很好,坐在班级前排,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语文与英语科代表。他个子矮小,成绩中下等,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
那时,农村中学缺乏英语老师,我们的英语老师要上三个班的英语课。早自习老师管不过来,每天都是我在管。后排的同学大多调皮,而他不怎么说话。
初二我转学后,我们有好多年没有见。那些年我转过学,留过级,上了高中,也上了大学。生命里偶尔有男孩子闯入,似乎要激起浪花,但瞬间就不见了踪影。我也想过,谁会成为我生命里的永恒?
上大学后,有一次国庆长假回老家,我在那所中学附近再次遇上了郝军。他皮肤很黑,穿一身深灰色的运动服,看起来很显老。我们还能认出是老同学,彼此打了个招呼并留了个QQ。
我说:“你小孩儿多大了?”他眨巴了几下眼睛说:“我连女朋友都还没有呢!”我半信半疑,心里估摸着:不结婚,人咋那么老!
回学校后,我把他早忘了,偶尔上网登QQ,总会看到他的头像在跳动,打开看每次都没有什么新奇的,总是一朵玫瑰花表情,什么话也没有。我没理,立刻关掉聊天窗口,觉得这是小孩子玩的把戏,挺惹人厌。
大三上半学期临近结束的一个晚上,郝军一反常态地在QQ上留言:“不想打工了,想自己干!”
我便问他找好产品了没,毕竟我是学商业类的。他说他想代理牙刷,我说:“那个利薄而且竞争很大。我们家乡的粉条那么好,你咋不做呢?”他说:“对啊,我咋没想到呢!”他希望我们一起做,我答应了。
第二天恰逢圣诞节,阴雨绵绵。他请了一个星期假跑到郑州。下午,我去车站接他,他皮肤还是那么黑,一副傻乎乎的样子。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双脚交叉、双手抱在胸前站在候车厅外面的广场上,斜挎着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小包。
从第二天开始,我俩就开始满大街地转悠,算是调查。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我们跑遍了郑州的大部分地方,对市场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也曾感到彷徨
几个月后,我和郝军看似永远不可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却因生意走在了一起。对此,疑惑的人有很多。甚至连我自己都觉得疑惑,我为啥要和郝军在一起?
郝军是个老实人,憨厚、木讷,不会花言巧语,也不懂浪漫。和郝军在一起没有激情,见面约会刻板得如同公式。我从不期待他会带给我惊喜。
我和郝军在一起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觉得郝军没有上大学,和我在文化层次上有差别。大学里同寝室的闺蜜也劝我。就在我犹豫时,好友说:“给你再介绍一个,你比较一下好作选择。”
于是,我又认识了一个经济条件、外表都不错的男孩儿小辉。小辉对我一见钟情,穷追不舍。甜言蜜语、鲜花烛光,这些都是我一直渴望的爱情的模样。可真的来了,我却有种很不踏实的感觉。
那段时间,我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舍弃了小辉的殷勤,将爱情的天平偏向了郝军。我想,也许郝军是一块璞玉,给我们一些时间,可能他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果然,和郝军相处的时间越长,我越体会到他的好。郝军是个忠厚朴实的男人,他的爱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我工作上有烦恼时,他会轻言细语地开导、安抚我;我有小病小痛时,他会比自己得了病还难受。有段时间我换了新工作,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身体常出问题。郝军不会做饭,为了我趁着工作空隙跑到朋友的餐馆学习,经常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送到我的公司。有时候,我周末要加班,他会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我的公司宿舍帮我洗衣服。身边的同事、朋友都羡慕我找到这么一个体贴的男朋友。
我越来越离不开郝军。原来爱情就这么简单,幸福就这么简单。
结婚后,甜蜜和忧愁参半
2013年春天,我们结婚了,举行了一场简单却不乏真情的婚礼。没有钻戒,没有新房,没有彩礼,在朋友、同事的祝福中,我和郝军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郝军深情地对我说:“谢天谢地,总算把你娶回家了。”那样子好像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看着他陶醉的样子,我满心幸福地望着他说:“谢谢你选择了我。”
结婚后,每一天都是甜蜜的,郝军还像恋爱时那样疼我、爱我,家务活儿抢着干。
婚后第5年,我们准备要孩子。怀孕期间,郝军对我更加体贴。我要开窗户,刚站起身,郝军看见了,一个箭步冲过来扶我坐下。我要套垃圾袋,他也不允许。骑车带我出门,路稍有点儿颠,他就会很自责。
刚怀孕的时候,我妈从老家赶到许昌照顾我的生活。临产前因为家里有事,我妈不得已回去了。这时候婆婆来到许昌。可是,忧愁随之而来。我和婆婆生活习惯不同,长期相处难免产生冲突。
起初,我很不适应,私下里向郝军抱怨。他从不因为偏袒婆婆而与我争辩,总是想方设法逗我开心。我忍不了的时候就冲郝军发火。郝军从不与我计较,总是笑嘻嘻地说:“为了我们家的‘小太阳’,妈妈不要生气了。”
产后的我身体很虚弱,什么都要靠郝军照顾。天很热,我出了很多虚汗,衣服要勤换,还要经常擦洗。这些事情郝军都亲力亲为。他照顾完我又照顾儿子,几乎没有空闲。虽然没有请月嫂,但因为有郝军细致周到的照顾,我感觉自己享受到了五星级待遇。
出院回到家后,由于我没有奶水,儿子睡颠倒了,郝军总是半夜起来冲奶粉、换尿布。整个月子期间,夜里我没有起来过一次。郝军还把一日三餐的菜谱打印好,保证一周内不重样,一天去买两次菜,说这样的菜才够新鲜。
在照顾儿子的问题上,我和婆婆有很大分歧。婆婆没有文化,育儿经验粗浅,经常惹我发火。这时,郝军对我说,婆婆隐忍着不快,努力满足我的要求,虽然有很多不适,但还是努力按照我的喜好来安排日常琐事。
我这人心软,郝军的一番话说得我酸酸的。再想想郝军夹在我和婆婆中间左右为难,照顾我和孩子已经够累了,一个月瘦了10多斤,我不能让他再为婆媳关系烦心。
之后,我主动与婆婆搞好关系,不再为小事和婆婆争执。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和婆婆现在亲如母女。
我们共同成长
这些年,我和郝军共同成长。大学毕业后,我换了几份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竞争,在郝军的支持下,我读完了研究生,并且通过招教考试到一所中学任教。
郝军也不甘落后,利用许昌发制品产业的优势,在电子商务刚刚兴起时做起了电商。由于从未接触过电商,对跨境电商更是一窍不通,郝军在独自创业的那个阶段非常迷茫,好不容易接到订单也不知道怎么发货,在店铺宣传上只会盲目地发布产品。后来,他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反复探索下,逐渐学会了处理订单的整个流程。由于时差关系,他常常半夜起来接单,还在网上看相关的视频和帖子,学习别人的运营经验。
如今,郝军的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我们的努力让我的家人改变了对郝军的看法。
前两年,我和郝军拿出这些年辛苦打拼的积蓄在许昌市区买了一套房子。办理房产证的时候,郝军让只写我一个人的名字。我开玩笑地说:“你就不怕我将来跑了?”郝军说:“我们就这点儿家产,都是你的。要是你和我离婚,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你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又到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想借这个机会对郝军说:“谢谢你选择了我,你是我和儿子的骄傲。”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