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让“网红”打卡地一直红下去

□ 王婵

人工湿地内郁郁葱葱,到处可见芦苇丛……以前,许昌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如今,许昌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水城。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为“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家园”。如今,我市拥有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还有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在建。未来,我市还将谋划建设两个大型湿地。优美的环境将成为我市人民生活的底色。

近年来,长葛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由项目建设前的劣五类净化为目前的三类;野生植物由253种增加到304种;鸟类由88种增加到147种,其中22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湿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自我市实施“绿满许昌”行动以来,全市已建成154个公园、游园和广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34平方米。与此同时,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我市形成了以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一幅“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些地方成为许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漫步在许昌城区各大公园、主要街道,可以看到草木吐绿、生机勃勃,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市民置身其中,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闻花香、赏美景,悠然自得,尽享“打造绿色生态花园城市”的成果。

然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不是一时之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同时,“绿色成果”需要全体市民用心守护,让众多“网红”打卡地一直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