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化圈

传统书画装裱技艺——

让书画焕发神采、青春永驻

张小花在对装裱的画作进行最后的检查。记者 孙学涛 摄

□ 记者 孙学涛 通讯员 李启东 范玮红

传统书画装裱技艺也叫装潢、装池、裱褙,是伴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工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魏都区的非遗项目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已有100余年的历史。2019年,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入选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5月1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这个步骤叫安装天地杆,接下来是挂网结带。”5月18日上午,在市区清虚街附近的墨玉生花工艺商品行,传统书画装裱技艺传承人张小花一边为字画安装天地杆,一边介绍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工艺流程。

张小花介绍,传统书画装裱技艺源远流长。按照其祖辈传下来的说法,在清朝同治年间,其祖上在京城跟随他人学习传统字画装裱技艺,后回到老家周口,靠经营字画、装裱为生。张明伦这一代继承家业,在周口开办了墨玉斋,装裱传统字画。

张明伦的儿子张世豪悉心学习父亲的书画装裱技艺,但在抗战期间杳无音信。其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取名俊山。张俊山热爱书画装裱技艺,跟随爷爷张明伦学习。后来,他从河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许昌高中教学。在教书之余,他经常研究书画装裱技艺,并经常为朋友和自己的书画作品装裱,深受书画界人士喜爱。

今年43岁的张小花在许昌高中家属院长大。1997年,上大学的张小花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始正式为人装裱书画,至今已有23个年头。

装裱大致分10个步骤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重新装裱的古画会延长作品的生命力,增加书画的经济价值。”张小花说,传统书画装裱基本需要10个步骤70多道工序。张小花的工作室里摆放的制作工具有案台、大墙或壁、裁板、排笔、竹起子、棕刷、马蹄刀、裁刀、钢尺、针锥、砑石等。

张小花介绍,制作原料包括清水、糨糊、生宣纸、绫绢、天地杆、石蜡、轴头、丝带、铜钉、胶矾水等。传统书画装裱的第一步是熬糊洗浆。“用一定比例的面粉和水和成面团儿,再用清水洗浆,去除面筋,用7天时间沉淀、发酵,然后过滤,最后加热制成糨糊。”

第二步是湿托画心。这是传统装裱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于画心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在书画心背面喷水后刷上浆糊,之后覆上一层生宣纸,用棕刷把里面的空气排出来。然后,将浆水刷在生宣纸四周并上墙撑平,以起到加固画心、反衬墨色、使画心平展、便于镶活儿的作用。

第三步是方裁画心。使用竹起子将画心下墙,把画心裁成合适的尺寸。

第四步是托绫绢。

第五步是方裁下料。使用竹起子将画心和绫绢下墙,将绫绢裁成和画心适宜的尺寸。

第六步是镶活儿。使用一定浓度的糨糊将裁好的画心和绫绢粘在一起,在天地头各留上尺寸合适的串口纸,以方便后期安装天地杆。

第七步是覆背上墙。把镶活儿好的画心正面朝下,刷上稀薄的糨糊水,再把画心和背纸结合后贴附在墙壁上,使之撑平晾干。

第八步是下墙定型。

第九步是打蜡砑磨。

第十步是加装辅料。安装天地杆,挂网结带。至此,装裱才算完工。

免费教授爱好者

“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对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若军说,遗憾的是,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繁复,收入较少,年轻人没人愿意学,而现代装裱(机裱)具有工序简单、易掌握、劳动强度低等优势,在装裱行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给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带来较大的冲击。

陈若军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传统书画装裱人才的培养力度,壮大传统书画装裱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传统书画装裱技术水平,使这项传统手艺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这一技艺,我免费招收学徒。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交流、学习。”张小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