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峰塔

不寻常的春天

□ 张天惠

生命的历程,由一串串行进的足迹串联着起点与终线。这足迹或深或浅,或直或弯,随时光如水流逝。许多印迹像池塘里微澜的涟漪,渐渐湮灭。然而,总有一些时间节点镌刻在脑海深处的里程碑上,永久铭记。

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太多人的生命轨迹。对禹州市中医院护士苗培娟来说,这些刚刚过去的日子里有四个时光点永难忘记。

2月15日,奔赴前线

10时左右,当日值夜班的培娟正在家里洗衣服,突然接到医院领导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参加援鄂医疗队,即刻出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培娟还是感觉有些突然。她按捺住激动的心走进厨房,对正在刷碗的母亲说要去武汉,现在就走。

母亲一下愣住了,手里的碗差点儿掉下来,张着口说不出一个字。父亲默默从客厅走过来,平静地望着闺女说:“去吧,到那儿好好干,照顾好自己。”

时间紧迫,说话间,医院派的车已到了培娟所住小区的门口。培娟简单地收拾了两件衣服,便出了家门。

出了电梯,她这才想起来要告诉男朋友一声。于是,她掏出手机一边走,一边给未婚夫吴二帅说了要去支援武汉的事。

培娟和二帅的老家同在禹州市花石镇农村,离市区40多公里。两人已经处了三年多,年前未出现疫情时,二帅和培娟商量好来年春暖花开时举办婚礼。

“我去送送你吧。”未婚夫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

“不用了。”培娟说,“等你从老家赶过来,说不定我都坐上飞机了。再说了,现在居家隔离,你咋出来呀!”

“咱们的婚礼怎么办?”二帅迟疑地问道。

培娟说:“只能往后推了。”

“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我等着你。”二帅说。

3月18日,火线入党

经过两天的培训,苗培娟和同是来自禹州市中医院的护士孟媛媛被安排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做护理工作。这个方舱医院由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改建而成,有床位1600张。

在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16日,苗培娟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写道:“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誓言。”

起初,苗培娟被分在第一层中区第九组总台工作,主要负责方舱医院1500多位感染病人的生活用品、医用物资及药品的发放和入院登记、出院登记等事项。仅发放这1500多人的一日三餐就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体力活儿。身上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四五个护理人员每人两手提着饭盒,每顿饭平均要跑几百趟,穿梭在方舱门口与病区之间。

工作时,由于防护服不透气,稍微一活动,衣服就湿透了。还要佩戴双层口罩,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缺氧、头晕现象。

每轮一个班要工作6个小时,其间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去洗手间。

最难受的是戴护目镜和N95口罩。后脑勺和耳根处被勒得像针扎一样疼,只能松松带子或用拇指摁压头部缓解。

培娟说:“网上那些医护人员勒痕累累的面孔是真实写照,我也拍有这样的照片。”

3月初,苗培娟被调到了一线病房做护理工作,直接和确诊病人接触,一个人负责20多个病号。

最危险的工作就是为病人抽血和采集咽拭子,病人的一声咳嗽、一个喷嚏、一丝血迹都有被传染上的可能。

培娟说,脱防护服时要格外谨慎。按照要求,必须两个人相互监视着脱,绝不能将隔离衣触碰到里边的衣服。

江汉方舱医院正式闭舱前一天,也就是3月18日,苗培娟迎来了她人生的庄严时刻——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为火线入党人员举行了宣誓仪式,苗培娟站在鲜艳的党旗面前高举右手,庄严宣誓。

4月3日,惊喜一幕

在支援武汉的一个多月以及回到许昌隔离的40多个日子里,未婚夫吴二帅几乎每天都与她保持联系,上班前、下班后嘘寒问暖。

培娟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上岗下班回到酒店那刻,二帅掐着点儿“第一时间”打给她,问这问那,一百个不放心似的,千叮咛万嘱咐,最后说:“等你回来我去接你,到时候给你一个惊喜。”

培娟问他是什么惊喜,二帅的嘴严实,就是不说。

培娟清楚地记得,4月3日那天,春光明媚的禹州以最高礼遇、最高规格举行仪式,欢迎最美逆行者回家。

逆行时,寒凝大地;凯旋时,繁花似锦。

在欢迎仪式现场,苗培娟看到了手里举着一束玫瑰花的未婚夫吴二帅。

尽管戴着口罩,可他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喜悦和幸福。

培娟接过鲜花后,二帅突然大声喊道:“嫁给我吧。”然后,二帅掏出一个礼品盒,取下一枚戒指,双手捧到了培娟的面前。

这就是他说的惊喜啊!培娟一下子羞涩起来。

5月18日,花好月圆

这一天注定会铭刻在苗培娟的心底。这一天刚好是她入党宣誓整整两个月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她与吴二帅的新婚大喜之日。

让我们送上最真挚、最美好的祝福,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