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涵盖了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是我市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
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关系社会发展大局;同时,是社会大众安身立命的基础,与民生息息相关。今年,我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企业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得到了哪些实惠?5月26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 记者 张辉 文/图
赴外省“抢人”,助力企业发展
“本来我还犹豫,是留在家乡还是返回工作岗位,没想到政府派专车来接我们了。”5月26日,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员工朱云峰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乘坐专车返回许昌工作已3个月,说起返岗的事情,仍难掩激动之情。
2月26日,在许昌市东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组织下,3辆大巴从许昌出发,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接回了63名农民工。这是我市首次赴外省为企业接回工人。
这次专车费用,由我市财政“埋单”,企业和务工人员不用掏一分钱。从外地接回工人,是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有力措施,也是稳就业的关键之举。
“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既是用工大户,又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关键,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因此,解决这些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就是保就业,就是保发展。”市人社局就业办主任苏春雷说。
为此,市人社局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稳定劳动关系,市人社局又成立了一个工作专班,指导企业通过轮休、轮岗等方式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
“春节期间工人本就紧缺,加上疫情防控,大部分工人节后无法正常上班。当时,我们向市人社局求助,想尽快招聘一批分拣、精拣、分包、配送工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河南峰辉盛世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峰说,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市人社局就通过线上招聘给他们推荐了五六十人。经过筛选,最终有20多人走上工作岗位,解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
跨区域劳务输转、线上招聘……一系列措施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保障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了,工作岗位就稳住了。
补助“真金白银”,减小企业资金压力
“虽然疫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多项补助政策的落实,给企业减轻了负担,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当日,在魏都产业集聚区,纪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永超说,该公司2020年2月至6月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得到减免,2月至3月的医疗保险费用减半征收。此外,该公司还申请到了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补贴。
企业是就业的“蓄水池”“稳定器”。为应对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我市人社部门通过社保减免、稳岗返还等政策,给企业送去“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2月25日,市人社局出台《许昌市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补贴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2020年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补贴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应发尽发”的原则,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补贴按2019年度6个月失业保险金标准(人均9120元)予以发放,预计今年将发放2亿元。
此外,按照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从2月到6月,我市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从2月到4月,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为企业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为减小企业资金压力,早在2月20日,市住建局就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推出“减”“缓”“调”等16条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实行用热、用气费用缓交。
2020年1月至疫情防控结束后两个月,我市对逾期交纳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进行逾期处理,不计入个人信用记录;疫情防控期间,对交纳生产经营所需用气、用热等费用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企业可在疫情防控结束后3个月内足额补交各项费用。这一措施为减小企业资金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为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激发大中专学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及贫困家庭劳动力等群体的创业活力,我市人社部门对正常营业1年以上的首次创办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给予5000元一次性开业补贴。目前,上半年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
“云招聘”发力,招工求职不发愁
受疫情影响,我市每年春季在许都公园举行的大型毕业生招聘会、春风行动等现场招聘活动取消。但企业有招工需求,毕业生有求职意愿,我市人社部门遂根据实际情况举行网络专场双选会,将现场招聘会搬到线上。
“我们汇总了省人社厅发布的招聘信息和我市各县(市、区)搜集的招聘信息,通过许昌头条、公共就业网、i许昌APP、市人社局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等渠道传播出去,方便求职者求职。其中,公共就业网对企业提供实时审核服务,企业按照要求提交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后即可发布招聘信息。”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科科长袁晓斐说,针对重点企业,我市人社部门建立了人员招聘服务微信群,以满足其用工需求。截至4月底,我市人社部门已经为1793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113期(次),累计浏览量达634872次。
“目前,我们公司研发、生产满负荷运转,产业发展前景好,正在加快上市步伐。这些都需要人才支撑,因此我们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内部外部相补充等模式进行招聘。”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丽君说,“复工复产以来,我们进行了3次集中招聘,通过人社部门的招聘平台进行了50余次‘云招聘’,涉及岗位有研发中心的机械设计师、制造中心的装配工、售后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服务工程师等。截至目前,我们公司新入职员工共22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和预案,服务好农民工,适时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生产经营复苏稳住员工队伍、积蓄发展力量。”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