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法眼

只要时刻保持警惕 电信网络诈骗可防

□ 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张汇涛 谷红涛

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为逃避打击,诈骗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段。面对这种局面,群众该如何防范?连日来,禹州市、鄢陵县的几名群众用实际行动表明,只要时刻保持警惕,电信网络诈骗是可以预防的。

对方不让告诉其他人

燕女士却联系了辅警

5月15日上午,禹州市公安局褚河派出所蒋庄警务室辅警吴亚周走村入户开展防骗宣传时,手机突然响了一下。见是辖区一名村民添加他的微信,他赶紧通过验证。刚添加成为好友,那名村民就把语音电话打了过来。

那名村民是燕女士,家住禹州市褚河镇张桥村。据介绍,她接到一个自称许昌市公安局民警的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说她牵扯一起经济案件,不让她告诉其他人。“我会不会真的跟什么案件扯上关系?”燕女士急切地说。听到这里,吴亚周立即告诉她这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提醒她千万不能相信。

挂断语音电话,吴亚周还是不太放心,就赶往燕女士家中。见到燕女士后,吴亚周讲起防骗知识:“这类犯罪中,诈骗分子通常让领导再给你联系,可能还会给你发通缉令。”“是啊,那个人刚才还说我会被通缉呢。”燕女士说。

为彻底打消燕女士的顾虑,吴亚周按照燕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回拨过去。可是,一听吴亚周说“我是禹州市公安局的”,对方就挂断了电话。这个时候,燕女士才放下心来。

来了没见过的“侄子”

两名老人赶紧报警

5月15日9时许,禹州市公安局范坡派出所民警先后接到76岁的王老太和78岁的李大爷打来的报警电话,说范坡镇姚召寺村出现一名诈骗分子。接到报警后,该所副所长王锋涛立即带领辅警赶往姚召寺村。

据王老太介绍,当日上午,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骑摩托车到她家,自称是她“侄子”,说急需用钱需要资助,并许诺加倍归还。由于范坡派出所民警经常入村宣传防骗知识,听完中年男子的话,王老太首先想到的是遇到了骗子,遂准备报警。该中年男子一看情况不妙,赶紧离开。

没骗到王老太,该中年男子又去了李大爷家。他先说是李大爷儿子的朋友,当了几十年兵,退役后在范坡镇人民政府专门负责办理低保,可以帮李大爷办理。对此,李大爷不太相信。后来,他又说李大爷的儿子出了车祸,在郑州住院,让李大爷赶紧准备手术费。李大爷慌了,准备进屋拿钱。看到范坡派出所民警发的宣传页,他一下子清醒了。他没有拿钱,而是痛斥那名中年男子。李大爷话还没说完,该中年男子就骑上摩托车跑了。

“要是不懂防骗知识,今天就要上当了。”王老太和李大爷都说。

拿着正在通话的手机

李女士直接来到派出所

李女士家住鄢陵县只乐镇,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社保工作人员,能准确说出李女士的名字、身份证号。

“你在上海市嘉定区办理过一张医保卡,违规报销15680元,需要赶紧报案。如果不于当日11点半之前到嘉定区公安机关报案,身份证会被拉进黑名单,以后你啥都不能办。”陌生人告诉李女士。李女士见对方的电话号码跟常见的不一样,问得更仔细了。对方说是网络电话,方便录音。后来,对方帮李女士转接电话,引导她报案。

李女士关注的有微信公众号“鄢陵公安”,经常看诈骗典型案例。她感觉陌生来电不对劲,就边通话边往鄢陵县公安局只乐派出所赶。到达只乐派出所,她赶紧把手机交给民警。接过手机,民警刚说了句“我是鄢陵县公安局的”,对方就挂断了电话。事后,民警又给李女士讲防骗知识,解析诈骗手段。“又长见识了,心里暖暖的。为鄢陵的民警点赞。”李女士再三向只乐派出所民警表示感谢。